“老臣斗膽問陛下,秦三郎乃先皇臨終欽命的顧命首輔,于大唐更是功高勛著,如今先皇駕崩不過月余,此時辭相離去,天下人會如何看?”
貞觀殿。
長孫無忌很不客氣的問皇帝外甥,吹胡子瞪眼。
“非朕之意,乃秦公堅辭也!”
皇帝坐在那里,對憤怒的舅父并不畏懼,云淡風輕的答道。
對于這樣的回答,長孫無忌當然不能接受,他今日開始也被皇帝弄的有些被帶節奏,覺得秦瑯過線了,可誰想到年輕剛繼位的皇帝外甥才是那個過線的人。馬上回過味來的長孫無忌,自然得要來跟皇帝爭一爭。
實是皇帝表現的太過明顯。
秦瑯可是圣人臨終前欽立的顧命首輔,先皇駕崩后,秦瑯這一個月來做的可沒有半點差錯,在泰山向禁軍將校宣讀遺詔,讓大家拜見太子,然后秘不發喪,迅速擁太子返回洛陽。
第一時間控制東都,然后擁太子柩前即位,再到這個月來的各方面安排,都是表現的可圈可點。
可以說真正的定策擁立大功。
天子不僅不感謝,居然還這么急不可待的要趕秦瑯走。
“圣人若無此意,秦三郎雖無意朝堂,但也起碼還會在朝中再留守兩三年,再扶圣人上馬走一段時間的。”
“事已如此!”李胤只是冷冷回道,他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在秦瑯辭相離朝這件事情上,他并沒有打算退讓。
至于天下人如何看,李胤并不太在乎。
長孫無忌氣的甩袖而出,臉都氣黑了,他沒想到李胤這才剛當了一個月皇帝,居然就如此。
“阿舅慢走!”皇帝對著長孫氣匆匆的背影居然舉起茶杯,面帶著微笑道。
等長孫無忌的背景消失在殿門口。
皇帝讓內侍喚來了翰林大學士李百藥。
“拜太傅長孫無忌為檢校尚書令,并主持中書、門下二省事,賜實食封通前共三千戶!賜鑄錢爐三爐!”
“宗正少卿長孫沖,遷秘書監!”
“長孫渙授鴻臚少卿,封上黨郡公!”
“長孫濬授常州刺史,封安康郡公。”
“長孫淹授虢州刺史,封安城郡公!”
“賜太傅錢十萬貫!”
翰林大學士李百藥提著筆,聽到皇帝口述的內容,有些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