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剛回到府中,便看到一群女兒都在家里跟妻兒們說話。
“怎么都來家了?”
“是淑娘相邀的,說過些日子可能就要離開東都,所以今日邀請我們姐妹都回來聚聚。”回話的卻是嫁給齊忠武王秦瓊之子襲齊國公爵,新授為光祿卿秦珣的女兒長孫萱。
長孫無忌共生了十二個兒子,女兒卻有二十多個,也算是個兒女眾多的了,為長孫家族的興盛也是有很大功勞的。
如今這些子女不少成年,一眾女兒也多是聯姻嫁入皇室或是勛戚宰相家,僅嫁到秦家的就兩個,長孫淑嫁給了秦瑯,長孫萱嫁給了秦珣。
面對著女兒們,長孫無忌倒是臉上表情好了許多,難得的露出了慈愛之情。
長孫萱問父親,“怎么好好的,淑娘的丈夫就要辭相離洛呢?淑娘隨公主嫁到秦家,在嶺南一呆好幾年,如今好不容易回京了,怎么又要走,阿爺,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誤會,你能不能幫忙跟皇帝表兄說說情,讓阿淑丈夫不要走了?”
長孫無忌也不知道該怎么跟女兒說,但看到女兒淑娘似乎也是一臉期盼,心知女兒也不太想離開洛陽吧。
嘆了一聲氣。
“這事情有些復雜。”
長孫萱追問,“真是我大伯自己要辭職嗎?”
長孫家兩姐妹嫁給秦家兩兄弟,長孫萱既可稱秦瑯為妹夫,也可以喊他大伯。
“此事說來話長,不過淑娘可以留在洛陽,不一定非要跟秦瑯一起走。他要先去長安,待明年春后才可能返回嶺南。”
長孫淑想了想,“如果真是這樣,那女兒就先在娘家這里呆到明春,然后再南下。”
“淑娘你就留在洛陽好了,就算大伯暫時回了嶺南,但總能想辦法再回來的。說不定明年事情又有變,根本不用走了呢,你就在家,也省的跟著四處奔波不是。”
其實長孫萱也有點私心,他知道秦瑯殿上辭職,還把丈夫秦珣剛授的光祿卿的官給辭了。
她想問下父親,這事情如何了,更想知道,秦瑯突然辭職,到底是不是得罪了皇帝表兄,會不會因此影響到丈夫。
這些也是婆婆崔氏和丈夫秦珣都想知道,托她來問的。
長孫無忌現在很后悔,怎么就大意了,沒及早發現皇帝的真正用心是要趕走秦瑯呢,否則他斷不會這般讓皇帝輕易得手。
不行,這事不能就這么算了。
“你們聊,我去找三郎聊聊!”
剛準備出門。
皇帝派來宣詔的使者到了。
宮中內侍捧著詔書笑嘻嘻進來,一見到他面就連聲恭喜。
長孫無忌等詔書宣讀完,卻沒有什么喜色。
檢校尚書令、并主持中書、門下二省事?這什么意思?豈不是讓他一人兼管三省?
這是要由他來接替秦瑯任首輔?
剛給秦瑯加封呂宋郡王,然后一腳把秦瑯踢出朝堂,轉頭就給他授這檢校尚書令、主持中書門下二省事頭銜?
這在外人看來,無疑就是他長孫無忌把秦瑯擠出朝堂中樞,搶奪了首輔之位啊?
而接下來皇帝給長孫無忌的四個兒子都加封了官爵,連他的長孫,才十六歲的長孫延也被封為金城縣公。
三個郡公一個縣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