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軌道馬車我還是頭回坐,沒想到這么平穩,感覺比坐船還舒適啊!”
“四輪馬車本來就相對兩輪馬車要平穩一些,因為裝置不同,不僅是增加了轉身裝置,更重要減震這塊也強許多。而行駛軌道上就更平穩了。”
軌道馬車也就有軌馬車,也是出自秦瑯的發明,最早是使有在礦山和碼頭,比普通的馬車更大更堅固,能裝載更多的東西,有軌的馬車能提高動力,加快效率,甚至減少畜力。
一般還會裝有剎車裝置,下坡的時候可以剎車控制速度。
看似只是馬車跑在鐵軌上,但實際上比跑在普通路上要輕松的多,馬匹可以拉動更大的馬車,甚至是多車廂串連一起,大大提升效率。
魏昶感嘆著道,“當年三郎你從鎮撫司去做轉運使,大搞這些運河漕運,修馬路,建橋梁,好多人還認為你大興木土是擾民害人而彈劾你,說你要讓大唐重蹈楊廣之路呢。”
秦瑯笑笑。
大唐如今有這么興盛,可以說不僅僅是稅賦等制度上的革新,也跟秦瑯當初主持的大基建離不開的。
當初到處興修道路橋梁,修水庫加固堤壩,疏浚河道,開挖運河·····
不僅僅是提升了交通運輸能力,也帶動了大量的百姓賺錢,畢竟新制度下,不用再免費服役,參與這些基建工程可是有工錢拿的,而這些基建,又消耗了大量的各種各樣的木石等等材料,也是促進了工商業。
那些大大小小的工程,聚集那么多工人,又帶動著當地的商品消費,附近百姓不僅能來做工賺錢,還能把自產的糧食蔬菜豬羊雞鴨等也拿來賣。
這本質上來說,就是一個內循環加速過程。
結果就是在農閑時修建的這些工程,不僅沒擾民害民,還帶動了消費,增加了百姓收入,也帶動了工商業的發展。
而運河道路等的改善,又加強了商品的流通,改善百姓生活同時,為朝廷帶來更多的商科。
循環不斷,越來越好。
同樣是大興土木搞工程,楊廣搞亡了國,修東都挖運河,搞的天怒人怨,貞觀搞大基建,結果卻成了貞觀盛世的發動機。
看似不可思議,實則里面的門道還是很簡單的,楊廣搞工程,強征百姓免費做役,大家得自帶干糧去做工,不僅沒半點好處,累死累活還要耽誤家里生產。而朝廷做工程,全是官府主導官府修建,一來不專業,二來貪污多。
更加上所需的各種材料等,都是攤派到官府,最后又都攤到了百姓頭上,官吏們還要趁機再加碼魚肉一把。
秦瑯的時候是官方規劃,然后招標競價,官府主要是負責規劃項目和監督工程,真正的建造這塊,材料這塊,都是市場商業行為。雖然也不免會有些貪污,但貞觀是開國之初,相對政治清明,吏治要好些,主持的秦瑯更不貪那點錢,所以總體上來說,還是不錯的。
“呂宋也有軌道馬車嗎?”魏昶問。
“有,主要集中于港口碼頭、礦區,另外舊金山和新金山如今也都開通了城市有軌公共馬車。”
“城市有軌公共馬車?”
“嗯,固定的線路,到站就暫停,供乘客上下,上車買票,價格相對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