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和洛陽這樣的都城,有專門的賃驢人,當然也有租車行,但相對來說,價格肯定比公共馬車要貴的。
城市大,這個需求很大。
呂宋的新舊金山如今雖然還遠不如中原大城,但規劃的較大,城區相對也就顯得很大了,要是沒有車馬,有時也很麻煩的。
呂宋不但有軌道公共馬車,也有無軌道公共馬車,這屬于秦家投資的,秦瑯沒打算要賺什么錢,但實際上運行后,也還沒有虧錢,只能說是賺的不算多,但卻給居民提供了許多方便。
“呂宋還有一種客運郵車,固定的城鄉線路,既郵送信件、小件貨物,也順帶載客。”
這種郵車也都是四輪馬車,稱為大蓬車,除了郵件貨物外,一般還能載上七八個人,擠一擠有時做十來個人也是行的。
車費同樣并不算貴。
“聽著挺不錯啊。”
“呂宋地方較大,人口卻相對較小。”
在經過幾輪戰爭后,如今呂宋本島的平原地帶,基本上都掌控在了秦家手中,早期剛來時,也就幾座城池,城外也是以莊園、據點等形式存在,大家建起圍屋土樓木柵等聚居。
不過現在,漸漸的大家都開始分散居住。
因為呂宋地大人少,所以大家手里都有不少地,就算一般移民,往往也有幾百畝地,因此大家習慣于三三兩兩的分散居住。
這樣也不用離自己的土地很遠。
甚至他們往往會勸后來的移民者不要聚集居住,讓大家去遠處居住,這樣一來,他們的土地周圍的荒地就還有更多開拓的機會了。
這也是因為如今不用擔憂土著的襲擊了,所以大家這里一家那里一家,遠遠相望著,也不用擔憂什么,不用再如開始那樣都擠在一棟圍屋里了。
不過分散居住也有些缺點,比如人口相對分散,就使的這個道路等不好修,只能修幾條主干路,其它的小路沒辦法全修起來。
另一個就是現在人口不斷從城周邊,向遠處輻射開來,距離上也越來越遠了。
好在現在還只是初期擴張階段,大家主要是沿海、沿河遷移定居,能夠利用河道、海路運輸交通,這大大節省了運輸成本。
要知道,長途運輸,海運的成本往往只是內陸運輸的二十分之一左右,就算是內陸地區的內河運輸,一般都只有陸路運輸的八分之一左右成本。
沿海沿河居住在平原地帶,這就是如今呂宋的初期布局了,先來的就搶點離城市近離河海近的平原,后面來的,就只能不斷的擴散出去。
呂宋本島,最好的地當然是新舊金山兩城,有優良的港口,有肥沃的平原,然后就是中央平原了。
再接著是呂宋本島的沿海幾處有港口的平原,雁城、黑沙以及寧遠等。
至于山區,暫時還只是建立了一些駐兵據點,或是一些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