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朝廷對西南諸蠻,或者說如今對奚契、靺鞨,又如現在即將開打的征驃之戰,卻本質上不同,朝廷是要攻奪土地,征服蠻人,要把這些地變為中原大唐的疆域,要長遠統治的。
反正是各懷心思。
秦瑯的一道上書,引的朝廷也是很意外,但皇帝李胤很高興,畢竟秦瑯雖然離開朝堂十幾年,但在朝野依然聲望極高,他對征討驃國表態如此支持,自然是好事一件。
所以皇帝李胤也是聞弦歌而知雅意,直接一道旨意給秦瑯,把秦家四個商館所在地,都劃出了一塊不小的地方給秦家,封為秦家的領地,反正秦瑯兒子也多,挑了四個兒子,每人授一塊,再授個爵。
大筆一揮,詔書上給秦家這四塊領地每塊圈了五萬畝地,湊成二十萬畝。相比起南北三四千里東西兩千里的龐大驃國疆土來說,二十萬畝地不值一提,五萬畝地也就是個大點的村或小點的鄉。
一個邊長十里多點的方形地塊而已。
事實上,皇帝劃五萬畝正是按方圓十里這么來算的,五萬畝比邊長十里的正方形稍大一點。
李胤在這方面其實也算大方的,這些年唐軍征服三韓,收復遼東,討伐奚契、靺鞨,朝廷就拿出了許多土地授封給立功的將士們,做為勛爵之封,不僅給永業田,還給了許多可世襲的領地封邑。
皇帝不僅大方的給了秦家四塊封地二十萬畝,還對大唐所有的商民頒下詔令,給予大唐商船自由劫掠驃國商船和驃國領地的特許權,劫的多還有功,可授勛。
要知道,如今大唐的勛可是很值錢的,不是貞觀那時了。貞觀有段時間,勛變的不太值錢,好多功勛二代可以承襲父祖之勛,也有些勛戚本無軍功,也因是皇親國戚而授勛,甚至勛的實際好處大減。
而李胤改革勛爵制度,把實封爵與軍功勛整合在一起,所有實封爵須先得軍功,軍功十二轉,勛官十二階。十二轉升到頂的上柱國后,再每兩轉軍功可晉升一級爵位,從開國縣男開始。
縣男縣子縣侯縣公郡公國公,總共六級,兩級功勛晉一爵,恰也需十二轉。
所以如今的軍功,不斷的累加,只要掙滿二十四轉軍功,就可以從普通平民晉封到實封國公。
當然,上柱國以上,再累積軍功,越來越難,所需功績也越來越多,但這畢竟是明明白白擺在那里的,有一個詳細的標準條件。
只要大家爭取,還是有機會的。
更何況,有勛就有賞,授勛會有永業勛田和勛封領地,這都是可傳子孫的,不管皇帝拿的都是新征服的遼東、朝廷、海東、南蠻等地的地盤,但畢竟是實打實的真實勛封領地和永業勛田啊。
所以經過貞觀盛世之后的大唐府兵和禁軍,戰斗力不僅沒有半點衰弱,反而更強了。
就因為動力足夠充沛。
如今在南海之上,如秦家這樣到處開商館、搞殖民據點的貴族豪強大賈很多,有一些是直接從朝廷這里取得了海外領地世封的封號,有些呢則沒向朝廷報備請封,這樣可以不受監管,不用向朝廷交稅等。
但在海上,唐船實力確實很強,一道特許劫掠令,加上授勛許諾,肯定能激起無數唐船的興奮,這能為朝廷憑白增添一支強大的海上夾擊驃國的力量。
開元天子要為大唐打下一個大大的疆土,要在他父親圣祖皇帝的功業之上,再添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