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皇帝卻只是搖頭。
李義府趕緊又道,“東境兵戈已息,不如召幾位大帥回朝,仍歸樞密院執掌戎政。”
皇帝卻仍然搖頭。
這時許敬宗出聲了。
“先接受幾位大帥的辭呈,免去其樞密院職,然后調任其它不太安寧的邊疆地區,為大唐安穩,繼續發揮柱石之效。”
許敬宗這話一出,果然李胤點頭了。
如果僅僅是免去樞密院職,那么這幾員大帥仍在邊境,仍統領大軍,這反而有可能刺激到他們,就怕萬一。
可如果免去其邊帥之職,召回樞密院任職,李胤也不放心。
現在許敬宗提出先免去他們樞密院職,然后來個大對調,離開這幾位大帥長期鎮守的邊疆地區,換到其它邊地去,這樣一來,兵將分離,跟他們的老部下分開,就算他們還是有什么想法,但脫離了舊部心腹,到陌生的新邊疆地區,也很難再有什么威脅了。
最重要的還有一點,那就是朝鮮、幽晉、遼東諸地,都是在北方沿海地區,而皇帝最忌憚的太師秦瑯,其呂宋在南海,都是沿海,一旦到了最壞的時候,那么他們就能南北相連,互相呼應,這是皇帝最擔心的。
不怕一萬,總怕萬一嘛。
“加盧國公程咬金從一品驃騎大將軍,遷左衛大將軍職,調青海道宣撫經略使。”
“加越國公牛進達正二品輔國大將軍階,遷左武衛大將軍職,調黔中道宣撫經略使。”
“加邢國公蘇定方從二品鎮軍大將軍階,左驍衛大將軍職,調朔方道宣撫經略使。”
“歸德郡王李社爾加輔國大將軍,右衛大將軍,調湖南道宣撫經略使。”
“懷化郡王秦國忠加驃騎大將軍,右驍衛大將軍,調蒙池、昆陵宣撫經略使。”
······
從朝鮮、遼東、幽州、并州、漠北五地,調到青海、黔中、朔方、湖南以及西域,連職務也有變動,程咬金等原鎮守邊地,多是以行營大總管、以及大都督或大都督府長史等職事鎮守一方。
如今卻是授的宣撫經略使頭銜,這與戰時的行營大總管,或駐守時的大都督等職銜可就相差很遠了。
“如若他們不奉詔,當如何?”李胤又問。
雖然這種可能微乎其微,但李胤清楚也不是完全沒可能,他在下達這調令前,必須考慮好任何可能的后果,必提前做好預案。
李義府咬牙。
秦瓊秦瑯父子是他的恩主,可如今坐到這官位,有些東西必須取舍。
“敢抗旨不遵,便是圖謀不軌,可就地格殺,先斬后奏。”
李胤轉頭望向許敬宗。
“陛下可先以慰問邊鎮的名義派出使者前往,先向邊鎮中忠于陛下、朝廷的一二將領宣示秘旨,然后再召程牛等宣讀正式調令,若他們抗旨不遵,便可直接令接受秘旨的將領將其斬殺或是逮捕送京。”
李胤點頭。
許敬宗果然更老道一些,處處想好了萬全準備。
程咬金等就算在軍中威望再高,可一鎮之中,總不可能都是他的心腹,只要提前準備好,就可以不給程咬金等萬一反抗的余地。
“好,這事就按你的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