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茫夜色之下,蘇瑰來到郊外一座莊園,莊園主人是他一個好友的,一個富商。
進入莊園后,很快又有許多不速之客悄然而至。
來人一個個被引入密室之中。
在略暗昏暗的密室中,他們掀下斗蓬,露出真身。
為首一人是右武侯大將軍、譚國公丘行恭,在他旁邊的是宗正卿、譙國公李崇義,他后面是一個跟他長的很像的人,乃右金吾將軍李崇晦。
其它幾人則分別是普安長公主駙馬、竇國公史仁表,他的兄弟左金吾將軍、樂陵縣侯史仁基。
又有巢國公錢元修、營國公樊修武,并滕王李元嬰、韓王李元嘉幾人。
“諸位,不成功便成仁!”
蘇瑰拔出刀子,割破了自己的手掌,讓血流入碗中。
“事成之后,請陛下退位尊為太上皇,擁太子登基即位,到時諸位便皆是定策擁立之元勛!”
這些人中,年紀最大的就是丘行恭,這位也是早年跟隨圣祖皇帝打天下的猛將,曾經多次在戰場上救過圣祖,因此封國公拜大將軍。不過這位行事囂張,甚至比尉遲恭還要跋扈,所以經常被罷官免職。
不過丘行恭也有自知之明,他雖然總是囂張跋扈,但基本上從沒有越過真正威脅皇權的紅線,頂多就是些行事不端,辱罵同僚,毆打下屬,甚至是鞭打士卒百姓,侵占田地,貪污公款等,相對于一個頂級勛貴來說,這些其實都不算太大的事。
他從沒有參與過什么謀逆啊謀反之類的事,所以一直混的還不錯,但在開元朝,皇帝李胤卻跟圣祖李世民不一樣,不搞那一套,丘行恭又不是他的元從舊部,兩人也沒什么感情,丘行恭的跋扈被奏到皇帝面前,李胤可沒少下狠手。
比如現在,丘行恭其實已經被削去了世封和實封,譚國公成了一個虛封散爵,連世襲子孫的資格都沒了。
對于丘行恭來說,他當然心中不滿。
而譙國公李崇義,來頭更大,他父親乃是河間郡王李孝恭,他來參與此事,最重要的原因還是李胤寡恩,他父親李存孝那是為大唐打下東南半壁江山的宗室名王,武德朝卻被下獄,貞觀朝也只能呆在家中以歌舞自娛,最后郁郁而死。
而當今天子更是不念功勛不念舊情,居然把李崇義貶為國公,都沒能承襲父親的郡王之爵。
這么大的功勛,連個郡王爵都不能世襲?
而韋玄貞區區一州參軍,結果就因為女兒而封郡王,這對李崇義來說當然非常不滿。更何況李家兄弟還數次被皇帝尋由頭懲罰,雖說也是他們有錯在先,但他們認為那頂多是無足輕重不值一提的小錯。
竇國公史仁表兄弟倆,其實是開國大將史大奈的兒子,史大奈也是尚圣祖李世民的普安公主,死后爵位由長子繼承。
史大奈屬于很早就歸附大唐的突厥貴族,本來是西突厥貴族,后來隨西突厥處羅可汗朝隋朝,之后就被滯留中原,然后史大奈也就成了中原王朝的大將,經隋至唐,都是員猛將,比起李社爾等后來歸附的,更被朝廷信任。
但他的兒子們沒老子的勇猛,也沒老子行事謹慎,仗著是公主之子,皇帝的外甥,又是功臣之后,平時行事就有些胡來,李胤這人可不慣他們,有幾次甚至拿鞭子抽,搞的很沒面子,也是早就心有不滿。
巢國公和營國公這兩個,則是原高祖奴隸出身的大將軍國公錢九隴和樊興之后,兩人本就是武德朝元老,高祖心腹,在貞觀朝一直不怎么受待見,死的又早,所以他們的后人到了如今,就更不受待見了,甚至有傳聞,皇帝要削他們的爵。
總之,一群跟蘇家關系還不錯,又對皇帝有怨氣的勛貴,在蘇家的秘密聯絡下走到了一起。
韓王和滕王都是當今天子的叔父,韓王是房玄齡的女婿,滕王則因為跟皇弟蔣王過于貪污亂來而被李胤都當面訓斥責罰過的。
這次也是入京朝集,也被蘇家拉過來了,一拍即合。
膽子大的很。
這些人中,丘行恭是右武侯大將軍,李崇晦和史仁基是左右金吾將軍,另外幾家中也有子弟在宮中宿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