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若是拒絕,并廢西突厥,撤兩都護府,必然就要引發烏質勒這等野心派的反叛。
薛仁貴于是力主,授封斛瑟羅和元慶繼任兩可汗之位,繼續分統蒙池、昆陵都護,借阿史那王族的身份,來聯合其它幾部,壓制這兩個露頭的強部。
飯要一口口吃。
滅西突厥確實是既定戰略,可也得看時機。
蕭嗣業則認為現在就是時機已至,趁機廢西突厥,罷二都護府,烏質勒敢有非份之想,那就殺雞儆猴,連他一起收拾,到時其它人也就老實了。
突騎施如今主要游牧在伊麗河至碎葉川一帶,但大唐在這里經營有伊麗和碎葉兩大軍鎮,僅屯的軍田就有百屯。
大唐邊軍屯田,一屯五千畝,百屯就是五十萬畝地,經歷幾十年時間,唐軍在碎葉和伊麗這兩大富饒平原上,開墾出如此多的軍田,使之兩大軍鎮,完全可以糧食自給自足。
另外兩軍鎮的牧場,也能為軍鎮提供充足的戰馬和役畜、皮肉等。
蕭嗣業認為碎葉與伊麗兩軍鎮的實力,完全可以壓制突騎施,若是他們敢有異心,正好趁勢攻滅,徹底改土歸流。何況,除了碎葉、伊麗兩前出的軍鎮,后方還有北庭的庭、西、伊諸州,又有天山南的安西府焉耆、龜茲諸州。
大唐在西域的實力,可不是貞觀年間可比的。
烏質勒敢有野心,那就是自尋死路,何必畏手畏腳。大唐都有能力遠征西域,與大食在波斯爭雄,甚至還能占據上風,那在天山北打個突厥部落,還怕什么?
其它幾位執政也各發表意見,基本上兩種意見都有,一時爭持不下。
蕭嗣業向簾后請旨。
殿中一時安靜下來。
皇帝仍然閉著眼睛。
“宅家?”蕭皇貴妃小聲喚道,還以為皇帝睡著了。
皇帝的右手動了動,抬起手指在扶手上敲了敲。
“授裴行儉為安西都督府司馬兼蒙池宣慰經略使,詔王方翼為碎葉軍使兼碎葉城鎮遏使。”
“授來濟為北庭都督府司馬兼昆陵宣慰經略使,詔劉仁軌為伊麗軍使兼伊麗城鎮遏使。”
皇帝睜著眼睛口述。
高護奮筆疾書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