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瑯拒絕皇帝的這些加封,而皇帝則拒絕秦瑯的拒絕奏章。
反正就是玩。
皇帝態度堅持,他現在離不開秦瑯的支持。
尤其是眼下又出了西域這檔子亂事后,更讓皇帝沒主意了。
“如今中樞人事有些混亂,還請尚父幫朕梳理調整。”皇帝把這宰執的人事任用罷免,也都交給秦瑯。
對此,秦瑯倒也沒客氣,推辭了幾遍后,也就給皇帝一份名單。
舉薦來濟任中書令,上官儀為侍中,裴行儉任尚書左仆射、賈潤甫為尚書右仆射,皆加同中書門下三品。
許敬宗加司徒,李義府加司空,皆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來恒任吏部尚書、許圉師任刑部尚書、閻立本為工部尚書。
劉祥道任御史大夫、
崔敦禮為翰林院大學士······
八十一歲的莒國公唐儉拜太子詹事、翰林院大學士兼知制誥。
三省四位長官,加上不任三省官而拜相的秦瑯、許敬宗、李義府三人,政事堂便是七位長官,這次中書和門下的四位侍郎無一人加銜入政事堂,吏部、兵部、戶部尚書這樣的大部也沒入堂。
秦瑯擬的名單,那自然都是自己人。
來濟、來恒、裴行儉那都是他義兄,賈潤甫、崔敦禮是他娘舅,上官儀是他學生。
唐儉、閻立本是秦家姻親,劉祥道、許圉師也是他的科舉門生。
舉賢不避親。
皇帝聽了這些名單之后,自然是全都應允。這些人雖說跟秦瑯非親即舊,但之前本也是已經在中樞擔任要職甚至擔任宰執的,之前被太上皇貶出,如今回來,這合情合理,本身也都有名望干才的。
眼下這階段,秦瑯的人,自然也就是皇帝的人。
許敬宗和李義府不任三高官官,這個稍出年輕皇帝意外,但秦瑯自己也不任三高官官。
“計相呢?”
“太師覺得誰可當此重任,掌國之財政?”
“太子左庶子李敬玄可任轉運使,馬載可為副使兼戶部使、辛茂將為鹽鐵使、郝處俊可為度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