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推薦讓皇帝有些意外,甚至殿中不少人都驚訝。
“蕭嗣業·····逆黨!”崔敦禮提醒秦瑯。
“給他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秦瑯知道蕭嗣業并沒有參與到什么謀逆中去,甚至在高護勸說他時義正言辭的拒絕了,所以也是經過考驗的,本身也是軍功累累的大將。
秦瑯肯定不會給韋家蕭家翻案,不管他們是不是冤枉這都不重要,因為最頂層的權力斗爭,從來不會客氣。
就如長孫無忌搞房遺愛、李恪謀反案一樣,有沒有謀反不重要,重要的是把政敵搞下去。而太上皇子胤搞長孫無忌,也是這樣搞的。
秦瑯跟蕭韋沒什么私人恩怨,但是韋蕭做為太上皇李胤的工具人上位后,也沒少搞秦家他們。
如今秦家擁立新皇,自然要肅清韋蕭一黨,這跟私人恩怨無關。
當然,這種斗爭,也不是非得不死不休,斬草除根的。如蕭嗣業這樣的,也還是可以拉攏的。
皇帝有些猶豫。
“武安王不如留在朝中繼續輔政?”
畢竟秦俊是擁立首功,他對這位大舅哥還是畢竟信任的,西征打仗,有蘇定方薛仁貴他們就行了,用不著蕭嗣業,更用不著秦俊啊。
秦瑯此時舉薦兒子去西征,主要還是借機讓他辭去那一堆的高官要職,同時也是去西域立軍功。秦俊在朝中無資歷威望,最缺的便是軍功,雖然他跟秦俊商量好,頂多在朝中呆個三五年,便辭歸南海,但有機會,讓秦俊去西域立功,對秦俊對秦家,都是有許多好處的。
秦俊這時便請纓出征,然后請辭自己的那堆要職。
秦瑯也向皇帝建議,給蘇定方加檢校樞密使銜,給秦俊檢校樞密副使銜,秦俊的中書令、翰林院大學士知制誥等都辭去。
理由當然是西征也無法再擔任其它職事。
“那以蘇定方為檢校樞密使,授安西大都督府長史兼安西經略招討使,加西征行營大總管。以秦俊為檢校樞密副使,授北庭都督府長史兼安西經略招討副使,加西征行營副總管,兼碎葉鎮軍使,”
“秦理授為清海軍鎮鎮遏使兼清海軍使,授西征行營左總管。”
薛仁貴為前鋒總管,蕭嗣業為前鋒副總管,曾經在西域稱過可汗的李社爾也被調往西征行營,授為行營右總管,兼伊麗軍鎮傎遏使兼伊麗軍使。
······
廷議結束。
皇帝留秦瑯單獨奏對。
若是一般宰執被留下單獨奏對,估計要被其它宰執反對,但秦瑯是何人?
秦瑯從袖中抽出辭表。
卻是再辭尚書令、尚父、檢校樞密使、檢校翰林院大學士兼知制誥、檢校北門屯營兵馬,拒絕尚父尊稱等。
皇帝李曌接過,然后毫不猶豫的拒絕了秦瑯的拒絕。
“朝中如今正需尚父主持坐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