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師!”
秦瑯一進自己的公房,里面正坐著聊天的計相李敬玄和戶部使馬載便馬上站了起來。
“坐。”
秦瑯對兩人挺熱情,都不是外人。
馬載那是馬周的兒子,也是早拜秦瑯為老師的,至于李敬玄,他是谷州長史李孝卿的兒子。當然,他還有個身份,便是秦瑯的門生。秦瑯做崇賢館學士的時候,李敬玄是特招的士人子弟。
在崇賢館讀書時,博覽群書,十分用功,跟裴行儉來濟他們這些同樣非皇親國戚、宰相國公子弟的幾個同學,是當時成績最好的一批。
后來馬周接任崇賢館學士時,特意把十分欣賞的李敬玄舉薦為崇賢館的待講,成為崇賢館的助教。
之后李敬玄有馬周這個伯樂,加上秦瑯這個老師的提攜,仕途通暢,歷任崇賢館直學士、太子通事舍人、崇賢館學士、太子舍人、中書舍人、戶部侍郎等。
另一方面,仕途平步青云的李敬玄又主動跟趙郡李氏聯宗,讓自家也成了趙郡李氏一員,這做法在這個時代很普遍,比如當年杜正倫也曾提出跟京兆杜氏聯宗。
李義府屬于寒門出身,但發達后也自稱出身趙郡李氏,而給事中李崇德為了巴結李義府,立馬就親自出馬張羅,讓家族出面,把李義府給列入了趙郡李氏的族譜。
因為都聯宗趙郡李氏,所以李敬玄跟李義府也成了一家人。
憑著這些關系,李敬玄在朝中不發達都不行,甚至在之前的幾輪朝局動蕩中,他都沒受絲毫影響,反而他拜的山頭也多,秦瑯、馬周、李義府、趙郡李,跟太上皇李胤關系也曾還不錯。
也正因此,這次秦瑯組閣,最終把轉運使這個計相重職,交給了他。
至于前前任轉運使劉祥道被秦瑯安排為御史大夫,劉祥道也是秦瑯的人,其弟還娶了跟秦家關系不錯的聞喜縣主。改用李敬玄,也還是他確實有不錯的財政經濟本事,這點比原任大理寺少卿、刑部尚書等司法系統官職的劉祥道更強。
“轉運司兩位大臣前來,難道是有財政大事?”秦瑯笑問。
“也沒什么大事,就是三司雖不隸政事堂,但畢竟朝政一盤棋,我們三司也希望太師能夠多聽聽我們的匯報,多跟我們溝通溝通,我們也好配合辦事。”
李敬玄的姿態放的很低。
秦瑯的門生遍天下,如今在中樞任要職的也有不少,如來濟兄弟、裴行儉上官儀等,他李敬玄不算特別突出,但能被委以計相要職,他還是十分感激的。
轉運使司不隸政事堂,計相與政事堂宰相也算平級,但李敬玄可沒這么想,如今朝政就是太師主持,不管樞密院也好翰林院也罷,或是他轉運司又或御史臺,誰敢說跟太師平起平坐?
那自然得是唯太師馬首是瞻的。
李敬玄先遞上來一份報告,秦瑯接過翻看了一下。
很有意思。
先前太上皇還在位的時候,曾經禁私鑄,收走了秦家呂宋鑄錢監的鑄幣權,又修改礦冶管理制度,私人礦冶所出,都只能專賣給朝廷。
又規定了發鈔準備金上繳,存款準備金上繳等新規,對于呂宋秦家來說,這幾招是相當厲害。
而這份報告,便是轉運司新出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