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皇帝剛被擁立,處處都需要秦太師的支持輔佐,對于這些涉及秦家的東西,自然是沒有不許的道理。
皇帝自己就已經把呂宋提升為呂宋國了,如今轉運司這邊,也等于是把呂宋直接按藩屬自治的待遇處置對待了。
以后秦家除了每年向朝廷繳一百萬貫的包稅,其它各方面,朝廷都不干涉,完全由呂宋自治。
看著這兩份東西,秦瑯感覺很沉重。
十分珍貴。
這確實是眼下秦瑯想要的東西,之前李胤的新政,秦瑯沒有輕易的拒絕,畢竟呂宋是大唐的外世封領地,又不是什么藩屬邦國或是羈糜領地,沒有拒絕的理由。
現在李敬玄和馬載的這兩份東西,可以說是幫呂宋解決了這個麻煩,甚至是絕了后顧之憂。
呂宋身上的枷鎖盡除了。
“國庫現在應當還充裕吧?”秦瑯問。
“還不錯。”李敬玄和馬載等授為轉運司及三司副使時,第一件事便是清查賬簿、府庫。
上皇統治的這開元十五年來,一直征戰不休,光朝鮮半島就打了十年,對奚契靺鞨之戰又打了三年多,然后對驃國的戰爭也已經打了一年多了,這西征又要開始了。
養兵和打仗的錢確實開銷巨大,好在朝廷財政收入較高,財政情況一直都還不錯。
“新皇繼位之時,國庫尚還有八千萬貫的節余,另外各倉庫中的糧鹽布帛糖酒等也價值近兩億。”
李胤折騰了十五年,沒把家底折騰光,還能有這么多積蓄,確實還不錯,但以朝廷每年過億貫的財收來看,這也不過是兩年的財稅收入而已。
要不是朝廷新工商開海貿,大開礦冶,就李胤這種折騰法,按貞觀以前的那種國家農業財政,早破產不知道多少回了。
僅那二十萬募兵的北衙禁軍,光是養兵一年就超千萬貫,還有南衙的府兵呢,雖然平時不用發餉,但那些折沖府以及十二衛府的軍官們可也不少。
更別說年年打仗,這打仗的軍費是極高的,還有筑城修堡。
西征之戰即將全面開打,如果不能控制規模,不能迅速平定,以現在朝廷的那點積蓄,打兩年估計就得把國庫打空。
“如果軍費上有缺口,可以考慮發行一兩期戰爭債券,切記不要隨意的加征稅賦或攤派,更不可隨意對商人動刀。如今這大好環境,是幾十年好不容易經營下來的,不可輕易破壞。”秦瑯建議。
馬載年輕,說話也直接。
“其實國家并不缺錢,剛才說的也只是國庫的錢,這還沒算上皇帝內帑的錢,那也是一大筆,更何況,太府寺少府監太仆寺等不少衙門下,都有許多產業,如少府寺下的織造局、太仆寺下的牧馬場等。”
秦瑯也知道這些,這些算是大唐官營產業,算是國企,另外還有皇家產業,是宮企。從遠洋貿易船隊,到國內的長途區域貿易,再到礦冶、手工制造等,各個領域都有涉及,甚至往往還占有很大份額甚至是壟斷,除了定期上繳稅賦,他們本身也還留有許多利潤的。
這些錢是本錢,抽起來就是非常驚人的一筆。
聽了這話,秦瑯心里也是安心不少,只要朝廷手里有錢,那么打仗對如今的唐軍來說,就不是什么大事。
外部安穩,中原就更加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