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義府泡好茶,仍然還站在那回話,“過幾天便是齊忠武王的九十周年誕辰,秦圣公于我有知遇之恩,于微末之中青睞相知,是我永遠尊敬的師長。值此九十周年誕辰,我這個學生后輩也當緬懷追思·······。”
來之前,其實李義府是另有事情的,可剛才在外面坐了半天冷板凳后,他脫口而出的卻是提出要給秦瓊搞九十周年誕辰紀念。
“用不著如此,心中懷念便好。”秦瑯道,每逢父親忌日,他也是會吃素,并跟兒女們追憶秦瓊的往事,順便談談秦家的家族歷史,所以這一天,一直都是秦家的家族史教育日。
他很少大張旗鼓的搞什么活動,沒必要。
“太師,忠武王九十周年誕辰還是要隆重紀念一下的。”李義府的理由很多,什么秦瓊如今已經是在武圣廟里跟姜太公并列的武圣,又是秦瓊被朝廷封贈為秦圣帝君了等等。
眼下隆重紀念一下秦瓊這位天子的妻祖父,也是對朝廷局勢穩定有益,對秦家也是有好處的。
他還提出,一切操辦之事都交給他好了。
秦瑯卻仍然搖頭。
“我聽說前年你奏請天子,將祖父改葬到永康陵側,并征調了七縣民丁,晝夜不停的運土修墳,滿朝王公爭相饋贈奠儀,送葬隊伍綿延七十里,極盡奢華?”
永康陵,是大唐太祖景皇帝李虎的陵墓。
李義府點頭,“當時太上皇恩賞······”
“李公,”
一聲李公,顯得生份起來。
李義府面色微變。
這位李貓,不僅被世人稱為口蜜腹劍,近年還由此衍生出另一個詞,笑里藏刀。
李義府能有今天,當然最離不開的就是秦瓊秦瑯爺倆的提攜,否則他現在估計都還在蜀中底層打轉。
是秦瓊聘他入松州都督府幕府,然后又舉薦他入京做了九品門下省典儀,后來又是秦瑯提攜他入御史臺為八品御史。
之后將他引薦給馬周、許敬宗,還把他安排進了太上皇李胤當時所在的東宮,一步步,方有今日之輝煌。
秦瑯十五年前離京時,都還特意將他提拔為中書舍人,這是最關鍵的一步。
此后李義府雖然是靠給皇帝李胤當槍做刀,帶頭發起對長孫無忌等元老派的進攻,憑能力與忠誠,贏得皇帝的信任,最終一步登天,成為了宰相。
可說到底,沒秦瑯這一路來的提攜,李義府又哪有機會給皇帝做刀槍?
“三郎,這事是家中子婿們做了蠢事,被底下人一唆使,就亂來,搞的如此奢華張揚,是我管教不力。”李義府迅速向秦瑯認錯。
當時的李義府正是最得意之時,給祖父遷墳改葬,安葬到太祖陵邊,還役使七縣民丁等,這些不過是衣錦還鄉一樣的得勢后的炫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