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瑯一路南下,經揚州蘇州抵達了杭州,就在他們即將換乘海船出海時,終于收到了西域的最新戰報。
“剛從洛陽快馬送來的。”孝安把一份最新的戰報遞給秦瑯,加了一句,“捷報。”
秦瑯眉毛揚了揚,臉上也終于有了些喜色,雖然他已經離開洛陽,但依然希望朝廷西征勝利。
迫不急待翻開信。
果然是捷報。
話說蘇定方和秦俊掛帥領兵西征,調集了隴右關中,朔方河東以及漠北并河西、西域的眾多漢蕃步騎,總共抽調的漢蕃步騎多達三十萬大軍。
不過這些大軍分為數支調往西域。
就在秦俊越過玉門關,抵達高昌的時候,西域諸國也早聽聞了唐軍大舉來征討,于是西突厥諸部以及粟特諸國都很畏懼,紛紛加緊聯絡密謀,他們一面大肆征調兵馬準備迎戰,一面派人去找大食的新任呼羅珊總督,請求大食人出兵進入河中,甚至是前來七河趕走唐軍。
做為回報,吐火羅、昭武九國、以及突騎施等西突厥各部,都表示愿意向大食哈里發稱臣進貢,成為大食的附屬國。
面對這么好的條件,新任的大食呼羅珊總督賽義德率領呼羅珊軍團東進,吐火羅葉護也征召諸王公組建聯軍東進,昭武粟特各國更是積極奔走。
在七河地區,突騎施和葛邏祿動員諸部,準備在天山鷹娑川伏擊唐軍,同時派粟特人到龜茲于闐焉耆諸國去煽動起義,準備火燒唐軍后院。
不過這一切似乎早就已經在蘇定方的預料之中。
蘇定方率兵出庭州,在沙陀人的帶領下直接襲擊葛邏祿人的部落,劫掠他們的牛羊,擄掠他們的婦孺。
葛邏祿人見唐軍沒有走鷹娑川去七河救援碎葉和弓月兩鎮,反而跑到金山腳下去掃蕩自己的部落,頓時坐不住了,不顧突騎施部的烏質勒的勸阻,帶兵回援部落。
結果他們在遏索山下的白楊河谷遭遇到了埋伏于此的秦俊。
一心趕著回去救援部落族人的葛邏祿軍不曾想到,秦俊早就帶著精銳唐軍埋伏于此。
不大的河谷里,唐軍四面埋伏。
等葛邏祿人進入埋伏圈后,副先鋒蕭嗣業當先殺出,堵住了葛邏祿人的退路,然后先鋒薛仁貴堵住前隊。
鑼鼓喧囂之中,秦俊帶著兵馬從兩側山上殺下。
架設在兩側山上的神機炮、投石砲車、三弓床子弩等重型武器,也是猛烈的向著密集的葛邏祿人傾泄著。
無數的弓弩手也都居高臨下的密集覆蓋葛邏祿人。
狹窄的地形,讓葛邏祿人十分密集,進不能進,退不能退,被唐軍沖成數截,然后還要遭受四面八方的箭矢炮石的打擊。
這場伏擊非常的成功。
血戰一天,三萬葛邏祿騎兵,幾乎全軍盡沒,死傷大半,余者也沒逃出,都做了俘虜。
而第一次指揮如此大戰,就取得大捷的秦俊,戰后下達了一個狠辣的命令,一個俘虜不要,全部斬殺于遏索嶺下。
戰后,血染白楊河,無數的尸體甚至把河道都給堵住了,形成了一個堰塞湖,湖水盡赤。
被唐軍記錄為血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