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湖之戰,副帥秦俊以兩萬步騎伏擊三萬葛邏祿精騎,以傷亡千余的代價,全殲三萬葛邏祿精騎。
這一戰,蘇定方料敵先機,識破敵人圍弓月、碎葉軍鎮,誘唐軍來援,然后派出了六萬精銳輕騎埋伏于鷹娑川,準備伏擊唐軍。
結果蘇定方根本不上當,反而奔襲葛邏祿部,做出全軍掃蕩的假像,逼的葛邏祿人回援,結果自己卻中了伏擊。
而初次擔任統兵重任的秦俊,也向眾人展示了他的武功,這位在呂宋做了十幾年管軍大將的武安郡王,不負蘇定方的重任,完美的完成了任務。此戰雖然有薛仁貴和蕭嗣業兩大將輔佐,但依然掩飾不了他的功績。
血湖大捷后,秦俊率部急行軍,又繞到了鷹娑嶺突騎施人的后面,然后故意透露了葛邏祿人全軍覆沒于血湖的消息,仍在鷹娑嶺南埋伏的突騎施三萬騎,聽到這個消息后,不敢再獨自留在那里,于是趕緊撤退,想退回到伊麗河谷的弓月城,與圍困大唐伊麗軍鎮的其它人馬匯合。
然后又是一場伏擊。
車嶺,秦俊張網以待,急忙撤兵的突騎施人再次被秦俊伏擊于險要狹窄的山谷之中,唐軍堵住兩頭,然后騎兵沖殺,弩炮齊發。
突騎施人比葛邏祿人勇猛,但這狹窄的地形根本沒有給他們發揮的余地,他們人擠著人,馬挨著馬,跑不動散不開,空有精銳的騎射本領,但最后也只是成了擠成一團的活靶子。
尤其是唐軍的床弩,兒臂粗的弩槍,一弩就能連人帶馬串上一串,而那些射石神機炮,看著粗笨,但那巨大的敞開,通過火射卻能把大顆石彈射入密集的人群中,每一發都能帶走一排。
這完全就是屠殺。
秦俊仍然是不留活口,不要俘虜。
三天后,兩次伏擊,殲滅了葛邏祿和突騎施六萬精騎的秦俊,進入伊麗河谷平原,數天后,蘇定方領軍前來匯合,他在葛邏祿人的部落草原上縱橫掃蕩,擊破數百個大小部落,劫掠了無數牛羊。
當兩軍會師后出現在了伊麗軍鎮外時,伊麗軍鎮下的數萬突厥人都還不敢相信那六萬精騎的覆沒。
五萬唐軍與八萬突厥騎兵在伊麗軍鎮外的草原上展開對決,被圍困在城中許久的伊麗鎮將士,以及城中的子弟、土團、城傍等,雖然疲憊萬分,傷亡慘重,但仍然召集所有能戰的人,毅然殺出城來支援城外的唐軍。
蘇定方、秦俊、薛仁貴、蕭嗣業,四大名將中,有三位樞密院執政,還有一位前執政,來援的五萬唐軍,也都是最精銳的關隴河西朔方西域的老府兵。
明明是五萬對八方,但唐軍卻打出了一往無前的氣勢,硬是讓他們打出了五十萬對八萬的感覺。
一波接一波浪潮般的攻勢,突厥人開始還很猛,但雙方交戰了不到半天,突厥人就撐不住這等攻勢了。
唐軍完全就是不知疲倦,不畏死亡的氣勢,尤其是城里殺出來的伊麗軍鎮的人馬,更是亡命的打法。
從早上打到午后,突厥人崩潰了,開始想脫離戰斗。
可唐軍哪肯讓他們如意,緊咬不放。
最終突厥人崩潰了,沒有人想跟這些瘋子一樣的唐軍死纏不休,他們只想退下去歇口氣,或者說不想做這種無謂的傷亡。
突厥各部四散奔逃,伊麗軍鎮解圍。
解救了伊麗軍鎮后,唐軍趁勢進軍碎葉,追著突厥敗兵一路就殺到了碎葉,沿途尸橫遍野。
在碎葉城下,蘇定方和秦俊依然是先前那種打法,反正就是不知疲憊不懼傷亡的猛攻,一波接一波的狂攻不止,最后打的突厥人狼狽撤退。
碎葉鎮解圍。
而此時昭武、吐火羅人以及大食呼羅珊軍團,卻還在河中。
等聽到突厥人慘敗的訊息時,他們的前鋒哨探還剛到了真珠河南岸。
“大伯還真是猛!”孝安大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