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勃律人真以為唐軍就此撤退。
漸漸松懈。
秦珪一直在谷中埋伏了十多天,然后在一個風雪交加的清晨,突然帶兵殺下了坦駒嶺,風雪掩蓋了他們的行動,讓他們直到了阿弩越城堡下的時候,他們都還沒發現。
秦珪親自指揮登山攻城,小勃律人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他們沒想到唐軍不但沒走,還能在這種鬼天氣來攻城。
安西陌刀軍再建奇功,一路猛砍上山,城堡中只有千余守軍,根本支撐不住如此猛烈的攻勢,而此時小勃律的增援大軍,還駐扎在城南十五里外的山下,在漫天的風雪中,并不知道這邊的情況。
等他們終于發現,試圖趕來增援的時候,李秀帶騎兵半路伏擊。
剛一交戰,結果跟著來增援的朅盤陀人卻率先就破膽逃跑,他們邊跑還邊喊,使的小勃律軍士氣大弱。
勃律援軍直接就士氣崩潰了,李秀趁機率騎兵掩殺,斬殺千余級,余眾四散潰逃,只有三分之一的人馬逃回了山下營地。
沒有增援的阿弩越城,僅堅持到午后就被唐軍殺入城中,殘存的守軍直接就投降了。拿下城堡后,秦珪與李秀又回馬槍殺向城南營地,此時營中還有不到三千人,最終在秦珪的包圍和勸降中,小勃律國王蘇那利斯只好出營投降。
逃了一路的朅盤陀國王也只能跟著投降。
國王投降后,小勃律其余諸城的守將,也在國王的命令下向唐軍投降。
秦珪憑借著其連戰皆捷,兩戰滅兩國的驚人戰績,嚇的大勃律國王也只好派使者到唐營求降歸附。
秦珪于是帶兵入大勃律國,兵不血刃的進入了大勃律王城。
蔥嶺高原諸小國,大受震動,萬分驚惶的紛紛請降,于是秦珪又兵不血刃的占領入駐了護蜜國、識匿國等。
翻越蔥嶺,越過大雪山,出瓦罕走廊,進入到了吐火羅西面的真珠河上游播蜜川北岸的護蜜國都城塞伽審城。
大唐的日月星三辰旗在此飄揚,消息傳出,吐火羅、河中諸國震動,吐火羅葉護聞訊,都急忙從怛羅斯城和大宛軍鎮撤兵回防。
這好消息傳回朝廷,連皇帝也非常高興,特旨給秦珪增加三百戶實封,又給了一個世封刺史,還賞賜其一子散侯爵位。
高興的皇帝甚至還與兩府宰相們搞起了官制改革,把中書省改稱東臺,門下省改稱西臺,尚書省改稱中臺等。
中書令改稱右相,侍中改稱左相,左右仆射改稱匡政。
樞密使稱執政、副使稱參政,轉運使稱計相。
又定,政事堂以右相為首相,左相為次相,皆加同平章事銜,皆提升為正二品。其余以同中書門下三品銜入政事堂者,為副相。
右相執政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