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御史臺為憲臺、秘書監為蘭臺等。
重定百官名號,其實不僅是換了個名字,最大的改動還是把原來的政事堂、樞密院、轉運司、御史臺分掌政、軍、財、監四權這一制度確定下來。
但同時卻又把原來政事堂里的群相制度,改成了右相為首相,左相為輔的雙相制,其它幾個同中書門下二品的宰相,實際權力已經大大削弱。
他們沒有了執政事筆的權力,右相執政事筆,左相則在右相不在時代執政事筆。
政事堂依然是行政的決策中樞,宰相們依然是決策者,但決策者里又分出了首、輔、副,副相們決策權降低。
這樣更改,也是因為秦瑯離開時雖還政于皇帝,但皇帝年幼,以前沒當過太子,沒有系統的學習過政務,如今也沒法直接親自主持軍政,因此還得倚靠宰相們。
過去李世民開始搞的群相,不分主副,是因為他是那個最后拍板拿主意的,所以宰相不分正副主從,決策討論時都是提建議的,現在皇帝不能親自執政,當然得由一個宰相替代拍板決策,如果是群相制輪執政事筆,這方面還是有一些不足之處的。
新官制剛擬定頒布,右相來濟也正式成為了首相,佐天子執大政。
結果正月十五的元宵燈節都還沒過完,年幼的皇太子突然病逝夭折,太子的死讓皇帝悲痛萬分。
皇帝也一病不起。
現在不但沒能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了,御醫都已經暗示要著手準備后事了。
宰相們都慌了手腳。
剛才他們又集體去看望了皇帝,年輕的皇帝躺在榻上不能起來,瘦的脫了形,御醫都說不清楚皇帝到底是得了什么病,眼看著皇帝一天比一天瘦,大把的掉頭發,吃什么吐什么,甚至開始咳血。
藥石無醫,甚至連病因都找不到。
經驗豐富的老御醫也只能懷疑是中毒,至于毒源,有可能是年輕皇帝吃的丹藥。
才二十多歲的皇帝,居然在悄悄的服食丹藥,這事連太后和皇后都不知道,不過御醫也不敢確定就是那丹藥有毒,甚至因為皇帝病發后,那個給皇帝提供丹藥的術士已經嚇的自盡了,所以現在連那丹藥里到底有哪些成份材料都搞不清楚了。
太子夭折,皇帝病危。
這讓洛陽朝廷一下子就慌亂起來。
現在有人提議要趕緊立新太子,以防萬一。又有人提議應當請秦太后垂簾聽政,還有人認為皇帝其它諸子太年幼,穩妥起見,當立皇弟晉王李弘為皇太弟。
“我怎么總感覺這事里透著股濃濃的陰謀味道,你們說,這事情會不會跟南宮的那位有關?”來濟皺眉道。
“當不至于吧,那位連上陽宮含風殿都出不去,更別說上陽宮門了,也沒機會接觸到外面的人,他怎么可能謀害天子、太子?再說了,天子也是他的兒子,太子也是他的嫡孫啊?”
來濟卻咬牙道,“得馬上派人去全面調查清楚,一絲一毫的可能性都不能放過,不怕一萬,只怕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