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在皇帝的態度明了,皇帝選擇立自己的兒子為儲,就算只是三歲的孩子,但宰相們這個時候也不能反對。
畢竟皇帝還活著,哪怕病怏怏的看著喘氣都有些困難,但仍是大唐天子。
他要立的也是自己的嫡次子,秦皇后所出的潞王隆慶,于法理上沒有絲毫問題,所以宰相們也無法反對,何況為何要反對呢?
如今又不是什么國難邦危的時候,要立年長皇弟更能安穩人心,穩定朝局,現在的大唐國威宣赫,就算是年幼皇子繼位,有宰相們輔政也不用擔心出問題。
相比起立皇弟的爭議,可能引發的動亂,立年幼皇子反而不容易出問題。
“臣拜見太子殿下!”
右相來濟帶頭,于是其它的政事堂宰相,鳳閣鸞臺的計相、執政,玉堂的閣老、憲臺的肅政等中樞大臣們,紛紛跟著向皇帝懷里的三歲潞王李隆慶大禮參拜。
這一拜,中樞相公們便已經正式承認、擁立李隆慶為儲。
這件大事便算定下來了。
“崔玉堂,你再起草一道詔敕!”
崔敦禮鋪開紙提筆望向皇帝,等候玉旨。
“詔封尚父、上柱國、安國齊王、呂宋國王、南海宣慰使、弘文館大學士兼修國史、太師秦瑯,兼太子太師,加太子詹事。”
皇帝說完,咳嗽了幾聲,將手中剩余參茶飲完,才又恢復。
這道旨意一出,沒人反對,甚至相公們都覺得該有此事。
畢竟秦瑯那是大唐四朝元老,三朝定策擁立功臣,
曾相三帝立二皇,
如今要立新太子,還是托孤之意,肯定得有秦瑯的支持。
太師兼太子太師加太子詹事,這也只是個榮銜,但在此立新太子時,讓秦瑯來兼這么個銜,象征意義很大。也不需要秦瑯入京,秦瑯也很大可能不會入京,所以兼這么個銜,也能起到安穩人心的作用。
“弘文館學士兼修國史、東臺右相、同平章事、榮國公來濟,進開府儀同三司、加封司空兼太子太傅,兼太子詹事。”
右相上官儀進封楚國公、太保兼太子太保,兼太子少詹事,加開府儀同三司。
左執政程處默加輔國大將軍,進太尉兼太子少師,加太子左衛率。右執政牛建武加輔國大將軍,進太保兼太子少傅,加太子右衛率。
······
殿中的一眾相公們,各有封賞,基本上散階進一級,爵位也有加封,至少封散國公,另還都授三師三公銜,甚至兼領東宮三師、東宮三少銜,并兼東宮官。
這樣做目的也很明顯,皇帝加恩給這些托孤大臣,讓他們將來能夠忠心擁護年幼太子。
雖然皇帝這樣做,有點濫授封賞,但在病危的年輕皇帝心里,哪還顧的了那些,他現在唯一的想法,就是如何保證自己的皇位能夠安穩傳給幼子手里。
頓了頓,皇帝又開口。
“若朕駕崩,爾等便擁立太子繼位登基,爾等皆為托孤顧命大臣······”
“太子尚年幼,以后還要勞諸位相公多盡心教導輔佐,”
皇帝似在猶豫,良久,才又道,“朕死后,若太師不肯入朝輔政,便請皇后垂簾聽政,權平章軍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