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前碰到了鳳閣、鸞臺、玉堂、憲臺的諸長官,大家都表情嚴肅的點頭示意,喪鐘還在長鳴,得敲滿三萬記,今天要響上一整天。
宣政殿中,天皇李曌仍然躺在御榻之上,正不斷的咳嗽著,身邊還有好幾位御醫圍著。
秦太后與秦太淑妃姐妹倆個和娘家侄女秦皇后也在,三歲的皇太子李燁正站在皇后旁邊。
“諸卿免禮!”
皇帝看到一眾大臣進來,努力讓自己平息下來,但那手絹上的殷紅讓所有人都知道皇帝大限已至。
“諸卿,太上皇龍馭賓天,大行西去了!”皇帝說的很平靜,沒有絲毫的悲痛,在生命的最后時刻,這位年輕的皇帝,最終還是硬下心腸選擇把自己的父親帶走。
先送他離開。
時間太急迫,他甚至都沒有時間再細做謀劃,只能讓高福用砒霜直接毒殺了太上皇,但也顧不得這些人,就算這些將來暴露,也都由他一力承擔。
他不能給才三歲的皇太子,留下一個身體不斷恢復越來越強健的太上皇,那太危險了。
“太上皇在位十五年,繼承圣祖留下的貞觀盛世,對外平高句麗、滅三韓,征服奚契,羈縻靺鞨,又南滅驃越,廢滅西突厥,為我大唐開拓疆土無數,揚威宇內。于內,我大唐人口在開元朝突破億口,貞觀開元盛世,遠超秦漢。”
“可惜太上皇正當壯年龍體欠安,內禪退位,朕雖遍尋名醫良藥,卻也回天乏力······”
“大行皇帝的功績,彪炳千秋,功耀古今,于我大唐更是偉大的帝王,朕要為大行皇帝尊謚為開元神武皇帝,廟號世祖,諸卿以為如何?”
在皇帝的咳嗽聲中。
一眾大臣們也沒有誰有心思去追究太上皇為什么好好的突然就駕崩了,到底是什么病這么急,有沒有用藥味道,或是御醫疏忽等。
大家心里反而都是一個想法,太上皇終于駕崩了,倒是讓大家松了口氣,省的總有東西在隔應著難受。
皇帝親自給父親擬謚號、廟號,這倒也沒什么,雖慣例,是要先由太常寺擬謚號廟號,然后尚書省議謚,最后還要交政事堂相公們商討,最后報給皇帝。
世祖。
皇帝居然給李胤選了個帶祖字的廟號。
歷史上最出名的世祖是誰?
漢世祖光武帝劉秀,連漢武大帝劉徹都只是世宗。其余世祖里比較出名的也就是曹丕、司馬炎了。
世祖這個廟號雖然歷史上出名的不多,但這個廟號是有特殊意義的,意味著這個皇帝雖然不是王朝的建立者,但卻開辟了一個王朝的全新時期,比如說漢世祖劉秀。西漢被王莽篡位取代,之后劉秀再建漢朝,再續大漢,于是尊為世祖。
李胤是大唐第三位皇帝,在他前面是圣祖李世民,再前面是高祖李淵。李淵是開創大唐,李世民則是真正帶領大唐統一中原,甚至打服周邊蠻夷,讓大唐走向強盛的偉大帝王。
再往前還有一位唐太祖李虎,他雖沒當過皇帝,但大唐的國號是來自于他的封號,所以被尊為太祖。
因此大唐的太廟里已經有三位祖了,這是萬世不祧之祖。
李胤如果被尊為唐世祖,那以后他也可以一直呆在太廟不用移出去了。
僅論功績的話,其實來濟等宰相們,覺得李胤的廟號可以用太宗或世宗、高宗等,畢竟這些也都是廟號里承上啟下甚至是把王朝發揚光大的好廟號,也足以配的上李胤。
或許是出于對父親的愧疚,李曌堅持希望尊李胤為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