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說一句咳三句,還帶血。
宰相們也無法跟皇帝多爭,最后只好勉強同意定下世祖的廟號。
至于謚號,開元神武皇帝,相比起高祖的神堯大圣光孝皇帝,圣祖的神文圣武明孝皇帝,要差點,但高祖初謚大武皇帝,后來一朝朝追加的,李世民初謚也是文皇帝,后定的文武圣皇帝,再后來又加尊為神文圣武明孝皇帝。
不過皇帝給李胤謚號里重點是神武二字,說白了就是突出個武。
武既表明太上皇的一生赫赫武功,同時也是表明皇帝行事偏武,性格粗暴,剛愎自負。
“開元神武景孝皇帝,如何?”來濟加了景孝二字。
皇帝坐在那里咳嗽著,咳的非常辛苦,可眼神里居然有一絲嘲諷的味道。
要說唐家天子們以孝治國,確實也是個值得嘲諷的事,李世民把李淵逼迫退位,李胤又把李世民的武才人、徐充容都納入自己后宮,至于說李曌自己,也當不得孝字,畢竟就算那天宮變不是他主謀,但事后讓父親退居上陽宮自己即位,這可是他參與的,就更別說他今天還剛派高福秘密毒殺了太上皇。
此時加上這么個景孝二字,倒越發顯得可笑。
真是缺什么就越要強調什么么?
“若是圣人覺得不妥,也可以不加。”
李曌擺擺手,“便依右相的,謚號擬為開元神武景孝皇帝吧。以右相為山陵使,立即著手準備國喪事宜,朕只有一個要求,要禮儀隆重,但莫要鋪張浪費,高祖圣祖時都留下過祖訓,要薄葬不得厚葬。”
“不得以臣子、奴婢殉葬,也不要將寶馬良駒陪葬,另外馬槊、陌刀、明光鎧甲、弓弩等國之利器,也不可陪葬埋于地下,金銀銅錢,珍珠玉石這些財富,不當陪葬,以陶俑、陶器陪葬便好!”
沒有人反對。
等大行皇帝的喪事安排的差不多了,李曌咳嗽了一陣后,又說起他的好些皇弟們。
太上皇生的兒子不算多,總共也就二十多個,早夭了幾個,然后被他自己殺了幾個,現在還有十來個。
其中李曌一母同胞的還有四個,淑太妃生的還有三個,其余的異母弟七個。
此時他提起這些弟弟們,主要就是當著秦太后秦太淑妃和皇后太子的面,與宰相們商定將他們都分封出去。
“你們給朕的諸位皇弟選一個好的封地,朕讓就藩,為朝廷屏藩。”
給十四個皇弟改賜親王封號,選賜封地,明顯是要解決一些隱患,防止這些成年的親王在京,將來威脅到年幼的皇太子。
太后姐妹倆都沒吭聲,表示默許支持。
李曌總共生有九子,太子和第三子早夭,如今還有七子在世,次子如今立為儲君,便還有六子,大的也只四歲,小的更是才不滿歲。
皆與諸皇弟們同授王爵,授予封地,只不過他們可以待到十六歲后再往封地就藩。
至于高祖、圣祖的皇子們,這次暫時就不調整。
“等世祖喪禮過后,諸王便正式出京之國就藩吧!”皇帝擺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