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倒春寒,洛陽下起了雪。
飄飄灑灑,為這個早春更添了幾分沉重。
“太常寺為大行皇帝擬謚號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廟號高宗。”政事堂上,左匡政裴行儉說道。
原本太常寺想給太上皇擬太宗的謚號,但這位天子畢竟在位僅僅一年而已,似乎又有些當不起這個謚號,再又想用世宗,可也有人反對。
雖說龍朔朝也有過滅西南三國的武功,但那樣的三個小蠻國,大唐的臣子們還真不覺得有多厲害。
議來議去,最后選了一個高宗,這畢竟也是個不錯的謚號。
“禮部議年號上元,以龍朔二年為上元元年。”
春寒料峭。
政事堂內,倒是溫暖,宰相們都去除皮草大衣,坐在那議事。
接連沒了兩位太上皇,中樞忙的不可開交,好在宰相們之前也已經在為現在的局面預備,因此倒不至于慌了手腳。
一切還算順利。
“鳳閣計相李公說,國庫錢糧充足,新皇繼位給將士們的軍賞沒有問題。”
“這次軍賞預計較多。”
右相來濟點頭,“幾件大事趕到一場了,多賞點安撫下將士們也是應有之事。”
駕崩兩位太上皇,又遇幼主繼位,幾件事情趕到一起,賞賜肯定得比往常要多,自貞觀以來,朝廷已經養成了厚賞將士的慣例。朝廷如今養著二十萬北衙常備禁軍不說,就是在京番上的南衙外府兵也有好幾萬,另外還有高官貴族子弟和功勛老兵們組成的二十府內府兵,這些軍隊駐扎于京畿要地,軍餉并不算高。
比如說北衙十二軍禁軍,分成了幾等,基本的月俸是從三百錢到一千錢不等,然后就是一石七斗至兩石的月糧,春冬衣的絹、布、錢,如今年的春衣就是絹二匹、布半匹,錢一千錢。去年的冬衣則在這基礎上還增加了十二兩棉。
這個待遇,在國初時還不錯的,但對于如今來說,尤其是在洛陽京畿之地,這個待遇只是一般,尤其是對于職業軍人的禁軍來說,一人當兵,供養全家,就更吃力了。
所以朝廷平時也會通過各種賞賜來增加士兵的收入,比如到現在形成了每三年一次郊禮后的軍賞,每次要花費百萬貫錢,另外絹綢百萬匹,羅紗等百萬匹,又銀數十萬兩。
皇室每逢喪喜事,如皇子出生、皇帝登基、皇帝駕崩、公主出嫁等也都會有規模不等的賞賜,每年皇帝的誕辰誕圣節,也會有一筆賞賜。
各種各樣的賞賜名頭很多,但有些比如公主出嫁,或生了公主皇子,或是冊立貴妃等等,可能只是對禁軍賞賜,而如冊立太子、登基等則是全國賞賜。
這些賞賜,能大大提高士兵待遇,尤其是職業禁軍們的收入,幫助他們在京畿維持還不錯的生活,養家糊口。
軍賞這事,朝廷向有成例,宰相們也都很熟練了。
這次幾件大事碰到一次,那就要在以往的數目上再增加一些。
“皇太后說會從內帑里額外拿出兩百萬貫來賞軍。”
除了這筆兩百萬的內帑賞軍,皇太后又從宮中拿出許多先皇遺物來賞賜給朝中大臣們,比如裘衣、金帶、銀鞍、器物、金銀幣等,基本上五品以上官都能獲得先帝遺物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