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進士可能就錄取的有些多,有些水了。
“我覺得恩科本就是因新皇即位,特推恩于士子的,既是舊例,還是當舉行,不能因為這幾次趕到一起了就取消,那樣只會引起士子的不滿,這樣不但達不到推恩士子舉人的用意,甚至還容易引發動蕩,眼下特殊時機,當避免。”
來濟的話,倒也讓多數宰相們同意。
錦上添花的事情,可能得不到多少人念好,但如果你取消,那可能就要被怨恨了。
“那就按舊例,連開四科吧。”
·······
鸞臺。
這個帶著點奇怪味道的新名字衙門里,程處默、牛建武等大唐最高軍機構的執政、參政們也在議事。
樞密院改名鸞臺,但不變的是其職掌。
“必須給王玄策嚴厲點的措辭,讓他務必立即入朝。”牛建武有些不滿的發著牢騷,王玄策本來在驃越都城被水師攻陷,驃國王投降后,便被召回朝中升任副使了。
可這家伙膽大妄為,居然不入朝反而帶兵攻滅了小婆羅門,接著又拿下阿拉干和大秦婆羅門。
他為朝廷新增了藏南道是沒錯,但卻也總找理由留在邊地。
兵部職方司和衛尉寺的情報組織都上報,稱王玄策正籌劃著對藏河以西的東天竺的軍事進攻計劃,意圖打過藏河,征服東天竺的平原。
這事惹的鸞臺的樞帥們非常不滿。
尤其是眼下這個時候,太后和宰相們都希望能夠穩定,穩定壓倒一切。
甚至就連西域的戰事,也正計劃調撤部份兵力,暫時息兵罷戰。
這種時候,朝廷甚至都愿意先跟大食談判,甚至是愿意接受粟特和吐火羅的求和,放棄決戰。
為的就是先安穩朝堂,穩定邊疆,不想在這個特殊時期打這種國戰,就怕萬一。
王玄策卻還想著偷偷搞大動作,這不是跟中樞背道而馳嗎?
“我建議調一員大將去藏南接替王玄策,解除王玄策在前線的一切職務兵權,讓他立即回洛。要是不配合,直接把他抓起來,送呂宋三郎那去!”
程處默笑了笑,“我相信王玄策當不至于這般胡來,不懂大局的,你們覺得誰去那邊合適?”
“席君買如何?”
“席君買是萬人敵,確實能打,但是跟王玄策性格有些類似,我就怕他是王玄策第二,到時天高皇帝遠,他也來個先斬后奏,帶兵殺過藏河,我們也鞭長莫及啊。”
“我推薦左武衛大將軍、雁門郡公梁建方,他可是當年秦王府時的老人了,很早就在忠武王麾下的玄甲騎任校尉,從開國之初打到如今,軍功赫赫,而且向來沉穩。再舉薦郯國公、右武侯將軍羅通跟他搭檔,當保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