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食人征召了許多兵馬,耗費了許多錢糧,跑去河中打仗,結果錫斯坦的唐軍據點疾陵城一直沒攻下,呼羅珊北部的木鹿鎮也久攻不得。
更別說大宛、碎葉了。
最后在怛羅斯是騎虎難下。
結果隨著大唐出奇不意的翻越雪山進入大宛盆地,解了大宛軍鎮之圍,還順勢一波把拔汗那國給滅了,徹底的占據了富饒而又有天險的大宛盆地后,粟特各國的菊花就暴露在大宛唐軍的攻擊范圍內。
而怛羅斯的大食軍也面臨著被南北夾擊的風險。
等到唐軍又出一支奇兵,翻越昆侖、蔥嶺,連滅了那雪山高原上的勃律等諸國,沿著冰川河谷都探頭到吐火羅邊緣,這下仗就更難打了。
這個時候大唐主動提出要議和休兵。
大食人也就借坡下驢。
雖然他們也知道,錯過這次機會,不能趁勢擊敗唐軍,將他們趕出西域,下次就更難了。
但事實上他們就是已經失敗了,突騎施和葛邏祿都已經大敗遠遁,天山南北的西突厥諸部,已經無法再威脅西域唐軍。
唐軍穩固了碎葉、大宛軍鎮后,已經把防線推進到了河中地區,特別是大宛盆地被唐軍全部拿下后,其實整個河中地區,已經成了唐軍嘴中的一塊肥肉。
大食人已經沒法爭奪了,就算想保粟特人,都難。
再說,大食人為什么要費力去保粟特人?
本來這就是一次賭博投機,現在機會沒了,那就趕緊撤吧。
再對峙下去,等夏季一到,唐軍二三十萬大軍,到時要是三路出兵,那大食這支遠征軍團,可能就想撤都跑不及,要被唐軍包餃子吞掉。
這次本是大好機會,但說到底還是大食人預判失誤,他們沒料到唐軍遠在萬里之外的疾陵城、木鹿城這樣的遙遠據點要塞,居然能這么堅固,久攻不下。
碎葉和大宛、伊麗等軍鎮,也在西突厥人、粟特人、吐火羅人的突襲圍攻之下,久攻不下。
打來打去,除了一開始坑了郭孝恪,殲滅了三千安西唐騎,以及幾千西域仆從軍外,并沒有任何真正的勝利。
唐軍肯議和,他們是求之不得。
粟特人現在不想議和,他們想拉著吐火羅、大食人繼續打,最好是把可薩人也招來,但誰愿意為他們火中取粟?
西域局勢對唐軍更有利,朝廷這個時候要緩一緩,先議和休兵,秦瑯也不反對,把拳頭收一收,也是為了下一次打出更有力的拳頭嘛。
“天后讓奴婢請問太師,對西域戰事,有何建議?”
“我支持天后與兩府宰執的決策,如果到時需要呂宋出兵助陣,呂宋定積極響應。”秦瑯抽出一條鮮嫩的蟹腿棒,放進蘸料里一邊蘸一邊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