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當吐火羅葉護被揍的已經沒實力反抗大唐,甚至得經常游牧躲避,生怕大唐哪天把他們給整個部落抄沒時,倒是罽賓國王因為這些年比較配合大唐,所以在信度絲路興盛后,他們跟著沒少沾光,甚至實力大增。
罽賓王甚至給自己起了個新尊號,拂菻罽婆。而這個拂菻罽婆的稱號,其實就是羅馬凱撒的翻譯,有時也稱做拂菻罽娑,據說這是因為突厥和罽賓以前都跟羅馬人接觸的較多。
甚至在更早的貴霜帝國,就曾經用過凱撒這個頭銜。
拂菻罽娑,意為羅馬皇帝,一個小國的突厥人國王,居然給自己加封號羅馬皇帝,聽起來匪夷所思,甚至十分可笑。
但波斯國王以前自稱萬王之王,貴霜國王也稱王中之王。
凱撒本來是羅馬共和國的獨裁官,又稱無冕之王,差一點當了羅馬皇帝,他被刺殺后,其養子屋大維·奧古斯都,成了羅馬帝國的第一位元首。
因為屋大維是凱撒的繼承人,所以他也被稱為屋大維凱撒,后來的幾位羅馬皇帝,也都是屋大維的的親戚,有血親也有養子,所以他們名字里都有凱撒。
在尼祿死后,羅馬尤里安克勞狄皇朝結束,也可以稱是凱撒王朝的結束,之后連續四位皇帝都是自立為王的軍閥,為了顯示自己的合法性,于是他們當了皇帝后也使用凱撒這一姓氏,于是凱撒就成了皇帝的一個頭銜。
而奧古斯都這個頭銜也很特別,在內戰結束后,屋大維也沒敢直接稱帝,畢竟凱撒是前車之鑒,他走了迂回路線,讓元老院把共和國一半行省的總督權賦予他,并賦予他保民官的權力,稱其為元老院元首,用一系列的手段,建立起自己合法的權威,元老院后來又授給他奧古斯都頭銜。
這樣,奧古斯都沒公開稱王改制,但事實上已經成了帝國的皇帝。
所以后來凱撒和奧古斯都都用于對羅馬皇帝的稱呼,要說區別,凱撒是代表其血統的合法繼承,而奧古斯都則代表因其尊貴身份而擁有的帝國特權。
罽賓突厥國王給自己加了個羅馬凱撒的尊號,確實顯得不倫不類,畢竟你一突厥蠻子,哪來的什么凱撒血統?
如果你是可薩人還另說,畢竟人家可薩葉護跟東羅馬皇帝和親結盟,確實也是有了羅馬皇家血統,能跟凱撒扯上點關系的。
不過從這個頭銜,也能看的出那罽賓突厥王的野心,他甚至是想取代吐火羅葉護的。
所以此時秦孝忠提議,要把興都庫什山以東的罽賓國分出吐火羅都護府,單設信度都護府,是沒什么問題的。
一來吐火羅這些年被大唐西軍修理的已經很虛弱了,相反對也沒實力,二來罽賓這些年跟大唐關系走的很近,甚至不把宗主吐火羅葉護放在眼中,所以抬舉下罽賓,他肯定是樂意的。
新設的都護府叫信度都護府而不叫罽賓都護府,也是暗藏玄機。
秦孝忠提議,不是直接搞個羈縻都護府,而是要搞一府兩制。
在罽賓和其藩屬實際控制地區,朝廷設立羈縻府、州,而由如今西軍實際控制的絲路沿線,和其城鎮、港口、屯堡,以及土人依附城傍,則統一設為軍城、軍鎮、軍港,并劃州、縣,為朝廷經制州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