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羈縻統治的都護府下,居然有朝廷直轄正管的經制州縣以及軍鎮,這就大有玄機了,甚至有點類似朝廷的鎮北大都護府,最早朝廷就是設了諸羈縻都督府和州,然后又特設了一個鎮北州為朝廷直管的經制州,后來又陸續擴建到了七個經制正州。
現在朝廷說設信度都護府,由罽賓王任信度都護,但他肯定管不了朝廷近些經制的州縣軍鎮等,所以秦孝忠又提議信度都護府的長史和司馬分由朝廷派授流官擔任。
一府兩治,都護管罽賓等土邦,長史和司馬管唐人和其城傍土人。
信度長史和信度司馬分管信度都護內唐人控制地方的文武。
“信度長史駐于新揚州港,便于加強貿易,而信度司馬則駐于北部······”
秦孝忠提出,為了加強對信度的控制,所以必須要控制信度河流域與吐火羅之間的重要通道,位于開伯山的開伯爾山口,這是吐火羅地區進入信度河、天竺的最重要通道,地理十分險要。
尤其是從吐火羅那邊過來,那就是一馬平川。
如今山口西面是罽賓都城所在的護聞城,也就是后世的喀布爾,沿著喀布爾河向東,翻越開伯爾山口,便是白沙瓦盆地平原,這里也是犍陀羅最重要的領地。
以前希臘人、波斯人、塞人、貴霜人、白匈奴人等入侵,都是通過這個山口東進的。
秦孝忠提出,要在這里建一座開伯爾要塞,就跟雁門關或是潼關一樣,把這險要山隘給攔起來。
同時在山口東面的平原上,建一座新城,既做關隘的背后支撐,也可發展貿易,還可利用肥沃的盆地平原發展農業,就近為關城提供錢糧,甚至可以供給更北面的蔥嶺昆侖鎮錢糧。
這座關隘和新城若建城,則還可以把罽賓關在開伯爾山口以西,大雪山以東,信度河流域的十幾個小國,以后就與他分割開來,受影響更小。
更別說掌握了這個山口后,那也把貿易路線控制的更緊,完全占據主動地位,可攻可守。
這座新的信度城,西阻開伯爾山口要塞,東臨信度河,北面則是喀布爾河和蔥嶺昆侖,這里既有盆地肥沃,又有山河之險,聯通河中西域,順河直抵新揚州、大海,兵不需多,關和城建起后,有幾千人駐扎,這里就穩了。
······
兩府宰輔都對這一計劃十分贊賞支持。
隨后,朝廷任命了韋思謙為信度都護府長史,武三思為信度府司馬,刑部郎中姚崇為新揚州刺史,太子舍人秦曜為新揚州長史,齊王府典簽秦銳為新揚州兵曹參軍事、開伯爾關城鎮守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