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國衛王、太子太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秦倫一踏進府門,便怒氣沖沖的喝令,“把秦曉、秦旭、秦景、秦暉四個兔崽子叫來!”
廣寧王、太子少詹事秦適聞訊趕來見父親,“他們又惹什么事了,惹阿耶這么大火氣。”
秦倫一肚子火氣,哪哪都不順,正沒處撒,結果這四個孫子撞他刀尖上了。
“剛剛郝南容、郝北叟兄弟倆請我喝茶,你知道他們跟我說什么?”
秦適也不知道父親怎么突然就這么大火氣,小心的問道,“郝公的兩位兒子也想爭一爭廣西都督或總理之位?”
“郝家兄弟沒那么大野心。”秦倫道,其實這也是委婉的說法,郝處俊是湖北安陸人,父親郝相貴曾任滁州刺史,唐開國之初,郝相貴隨岳父許紹獻山南諸郡歸附李唐,成為開國功臣。
不過他死的早,兒子郝處俊十歲時他就死了,不過這兒子也是個勤奮努力的,貞觀年間,進士及第,得座師秦瑯看中,親點著作郎,此后跟著秦瑯,仕途也是一帆風順。
后來因與同齡的舅父許圉師同殿為相,還成為一時美談。
郝處俊也是一路做到了侍中、中書令,做過大唐首相的。大唐宰相很多,但貞觀中開始,能做上中書令首相之職的,可就那么幾個。
郝處俊和許圉師都曾做過中書令,所以說他們家也是頂級官宦之后。
不過呢,郝處俊死了十幾年了,他的兩個兒子郝南容和郝北叟都不是什么做官的料,有著頂級的政治資源,卻無匹配的才能,所以到如今長子郝北叟也不過是個從七品上左補闕,次子郝南容也不過從六品上的秘書郎。
六七品的閑職,當然不可能爭什么廣西行省總督、總理,就是廣西四司使,也是沒資格的,畢竟總督是從二,總理、提督是正三,四司使是從三品職事。
兄弟倆還僅是綠袍官而已。
“郝公也是太師的門生,我們秦家還跟許、郝兩家都聯姻有親。”
郝處俊有一女嫁給了秦十三郎秦俠,因此論輩份,郝南容兄弟得喊秦俠一聲妹夫,這跟秦倫自然是親家關系,郝南容的兒子郝象賢跟廣寧王秦適是一輩的,秦倫的幾個孫子,那還比郝象賢晚一輩呢。
秦晨兄弟幾個,跟郝象賢都是同學。
弱冠少年,勛戚子弟,免不得喜歡胡鬧。
秦晨兄弟四個就喜歡欺負郝象賢,還給他取了個外號叫寵之,關鍵取就取吧,還總喜歡在人家郝象賢同學父親郝南容的面前叫這個外號。
四兄弟被叫來,見到祖父那怒氣沖沖的樣,都一個個低頭。
畢竟都只是弱冠少年郎。
平日里眾星捧月般,他們做為秦瑯的三世孫,往上數四代都是封王,他們的姐姐又是當朝皇后,所以年輕的小國舅們,平時雖不說做夢,但畢竟年少,被人捧著,便不免胡鬧。
郝象賢是他們同學,但因為比較懦弱,所以總受欺負。
雖說是首相之孫,但畢竟郝處俊已去世了,許圉師也去世了,父輩又只是六七品小官,在父祖皆是宰執的崇賢館讀書,確實就成了受欺負的對象。
“說,為何要給郝象賢取名號寵之?為何還總在他父親面前稱呼?”
老大秦晨倒還算比較有擔當,鼓氣勇氣對祖父解釋,說郝象賢就是個娘娘腔,沒有半點男子漢氣概,所以大家戲稱他寵之,寵之本就有娘娘腔的意思,另外吧,把寵之倒過來念,發音又似侍中。
所以這外號其實有兩重意思,就是嘲諷郝侍中的孫子是個娘娘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