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為爐兮,造化為工;陰陽為炭兮,萬物為銅。
“如果將天地視作一個大爐,造化便是這個大爐的工匠,以陰陽鍛造萬物。
“世間萬物,離不開造化之理。森羅萬象的背后,俱是造化運化之妙。”
一絲絲玄妙氣息從伏衡華體內涌出。
受其洗禮,溶洞周圍的石頭逐漸化為玉石。
泥丸宮,心猿在山下猿啼。
伏衡華的魂魄靈神飄飄蕩蕩,來到五行山頂。
他依舊處于思索狀態“金箓可以省卻金精升級鍛造的過程。木箓可以省卻靈植生長蛻變的過程。這背后,都是造化。金箓、木箓都是造化之箓。那么,可不可以直接將天地萬物的造化運行,凝練為一道符箓”
天書締結的造化道種自動脫離魂魄,在泥丸宮上空演化。
造化真箓。
把持天地間一切造化之妙。
金箓也好,木箓也罷,這一道符兼具所有。既可點天下之金,也能化天下之木,堪稱密咒符箓之總綱。
只是這枚真箓模糊不定,伏衡華當前境界,完全看不懂真箓,更談不上理解。
但即便如此,真箓演化本身也引起天地感應。
轟隆
洛龜島上,忽有天雷乍現。
伏衡華受氣機影響,當場吐血。
天空怒雷滾滾,仿佛天地明白有人參悟天地造化之機,盜取大道妙理。
眼瞅著雷劫生成,伏衡華顧不得七竅流血的現狀,連忙招出神洛天書。
天書化作龜殼,他整個人直接鉆了進去。
葬龜礁乃先天避劫之地,所依仗的便是這塊龜殼。當伏衡華躲進去時,外面的雷劫徐徐散去。
擦掉七竅血,伏衡華默默觀想泥丸宮。
造化真箓此刻已經隱去,重新回到造化道種內。
“看不得,看不得,以我當下修為和境界,可不敢執掌這枚造化真箓。”
伏衡華幽幽一嘆。
造化真箓乃世界萬物的造化運行總綱,有了這一枚真箓,即可隨意造化天下萬物。與天罡法之中的“斡旋造化”乃同源。
讓凡鐵化作神鐵,桃核變成蟠桃,再輕松不過。
摶土造人、誕星化日也不在話下。
但這種盜取天地造化,更改萬象根基的手段,并非伏衡華當下可以掌握。
“掌握這道造化真箓時,便是造化會元功圓滿時。天地萬物的造化之妙通達于心。一箓點化,即有萬物生成。在此之前,還是算了吧。”
可轉念一想,伏衡華喃喃道“一符化天地,這不僅僅是造化之妙,也是符箓至道。如果有人以符箓修行,參悟天符真法”
念頭一動,伏衡華在神洛天書寫下一篇天符經。
這篇天符經需要在煉氣期觀想天地,凝成一道符箓。然后以此符箓包容天下符箓,最終修成大道后再把符箓熔煉于一。
“一符化天地,若能完善此法也可證道。所以,這也是一部天書。”
伏衡華回憶造化真箓的模樣。
雖然真箓模樣痕跡記不清了,但他自己依舊胡亂試著在天書第一頁臨摹。
突然,衡華心血翻騰,當第一筆后,再也無法繼續。
草草畫出一道太極圖,便把這部天符經從神洛天書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