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金山49人又輸球了。
在2013賽季,這似乎已經不能夠稱為新聞了,常規賽第二周客場輸給西雅圖海鷹的比賽就已經打破了球隊跨賽季連勝的勢頭——并且,那一場失利還演變成為了三連敗的開端,以一連串組合拳將衛冕冠軍打入谷底。
但這次情況還是稍稍有所不同:賽季第一階段的三連敗是科林-卡佩尼克擔任首發四分衛,而本場失利則是陸恪擔任首發四分衛,這也是2011賽季國聯決賽之后,陸恪的首場正式比賽失利,這就著實太過不可思議了。
對于陸恪、對于舊金山49人的其他球員、對于教練組團隊,乃至于對于其他球隊,這場失利都具有重要意義——那個連續創造奇跡的神奇小子終于出現了疲態,陸恪領軍的舊金山49人也不再是無法擊敗的球隊了。
競技體育的精神力量是非常奇妙的一件事。
當一名球員或者一支球隊能夠保持不敗的時候,無形之中就將產生一種心理壓力,這種壓力對于競技雙方都是存在的,尤其是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勝利者憑借著不敗信念往往能夠迸發出更加強大的力量,讓勝利成為一種習慣;而挑戰者則可能產生自我懷疑,“我真的具備了擊敗他/他們的能力嗎?”
如此壓力在比賽進行中往往是持續不斷地轉移交換的,對陣雙方終究有一方將敗下陣來,焦點就在于:到底是勝利者率先顯露疲態?還是挑戰者咬緊牙關堅持到底?
在魔法解除之前,勝利者總是能夠占據上風。信心,在關鍵時刻往往能夠帶來更多意想不到的東西,成為左右比賽勝負的關鍵。
但現在,新奧爾良圣徒終于打破了陸恪的不敗光環,對于其他三十支球隊來說也釋放出了一個積極的信號:既然德魯-布里斯能夠做到,那么我是否也具備了如此可能呢?至少,不敗光環的魔力已經出現了破綻。
千萬不要小看一場常規賽的失利,稍稍不注意,這就可能成為整個賽季崩盤的轉折點——如此案例著實數不勝數,甚至每年都會上演。那么,這場失利對于舊金山49人來說,又到底意味著什么呢?
賽后新聞發布會之上,新奧爾良圣徒和舊金山49人兩支隊伍都成為了矚目焦點,尤其是客場作戰的后者。
新聞發布廳現場熙熙攘攘地擁擠了超過三百名媒體記者,徹徹底底地水泄不通,洶涌的人群甚至一路蔓延到了走廊之外,發布廳大門干脆就關不上了,卻依舊抵擋不住記者們的熱情與癲狂,還有記者們持續在附近晃蕩著,如同豺狼一般詢問著,“斑比現身了嗎?”
延續了兩個賽季的不敗光環終于消散,對于任何一名球員任何一支球隊來說都是難以承受的巨大遺憾,不可否認地,記者們都在期待著戲劇化的場面,如果能夠捕捉到某位球員的大型崩潰現場,那才是真正地賺到了!
因此,記者們一窩蜂地都來到了客隊新聞發布廳,如同三好學生一般正襟危坐地等待著新聞發布會的開始,但期待狗血的八卦之心已經按耐不住地開始蠢蠢欲動起來,以至于現場涌動著一股奇妙的歡樂氣氛:如此期待著一支球隊輸球,這在聯盟里也是難得一見的景象了。
但記者們注定要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