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陸恪面對三檔十四碼的困局,而且還是在己方半場十二碼線之上——因為這一波進攻的開球沒有能夠控制好落點,進攻起始位置就已經押后,隨后又遭遇擒殺損失了碼數,于是現在進攻起始位置就變得越發尷尬起來。
情況不容樂觀。
所有人都以為,這一波進攻就如此了,依舊是防守組的表演時刻,但陸恪卻不這樣認為:不管多么困難的局面,他也始終按部就班地準備比賽——機會不是依靠等待出現的,而是依靠自己雙手來創造的,如果自己都不積極主動的話,那么勝利永遠都不會到來,即使是三檔十四碼,陸恪也絕對不會輕易放棄。
“攻擊!”
陸恪揚聲宣布了開球,站在手槍陣型之中,雙手抓住了橄欖球,腳步沒有任何遲疑地開始快速后撤步:三檔十四碼,如果希望完成首攻轉換的話,那么傳球無疑是比跑球更加合適的選擇;如果希望選擇合適的棄踢位置,那么跑球則會是更加安全保險的選擇。
視線余光快速一掃,西雅圖海鷹和舊金山49人顯然有著同樣的想法:他們的防守重點也放在了傳球路線上。
西雅圖海鷹防守組采取了三人沖傳戰術,但小小做出了改變——兩名防守鋒線聯手一名外線衛展開沖傳,其中外線衛布魯斯-厄文故意繞過了進攻鋒線的防守區域,從陸恪的右側明目張膽地沖了過來,以錯位的方式來制造對位優勢。
負責右側防守的進攻截鋒艾利克斯-布恩的注意力保持了高度集中,一邊后撤調整著腳步一邊卡住了通往陸恪的必經道路;同時,站在手槍陣型之中的馬庫斯-林奇順勢從這一方向沖了過來,如果布恩漏人的話,那么馬庫斯將補防,但現在布恩已經卡住了位置,于是馬庫斯就繞過了布恩,從側面繞了出去。
雖然西雅圖海鷹僅僅采用了三人沖傳,但沖擊力卻絲毫不弱,通過位置的切換,打亂了進攻鋒線的對位,繼而破壞了進攻鋒線的口袋站位,制造出了一片混亂——在混亂之中,盡管進攻鋒線擁有五個人的優勢,卻不見得能夠形成上風,迫使進攻鋒線不得不五人形成了一個反包圍圈,把三名突襲的防守球員兜起來,避免他們朝著陸恪沖擊過去。
前線對峙之中,“五VS三”的局面,卻依舊只能算是打了平手,西雅圖海鷹防守組的沖傳戰術設置再次奏效。
二線對峙之中,“八VS五”的局面,轟爆軍團堅守二線,兩名防守鋒線和兩名線衛則堅守短傳區域的前線,以五碼為單位,每間隔五碼就羅列了一條防守線,一層一層地朝著后面鋪墊開來,把短傳區域、中傳區域掐得嚴嚴實實。
后撤步之中,陸恪苦苦尋覓著傳球空檔,卻始終沒有能夠尋找到任何機會。
此次進攻之中,舊金山49人擺出了二乘以二的傳統陣型,本意就是以基礎陣型來迷惑對手,但沒有想到對方防守組卻堆積起了人海戰術,以布朗納、謝爾曼、托馬斯這“品字形”的三叉戟形成一個筒狀包圍圈,然后把其他所有防守球員密密麻麻地灑落在正中央,所有傳球路線全部都被切割得零零散散。
陸恪提前對進攻陣型的跑動路線做出了安排:
左翼的克拉布特里和塞勒克雙雙前沖出五碼之后,以十五度、二十度的超小夾角為放射角,朝著右側跑出了一個小斜線,穿過中央區域,突破到右翼的短傳區域,兩個人因為出發角度的差異而形成了一前一后的站位,區分出傳球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