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翼的洛根和博爾丁則同時持續前沖,沖出十碼之后,一個朝左內切、一個朝右外撇,以相對平行的方式背對著彼此奔跑,在右翼的深遠空間之中制造出不同的傳球路線,繼而與克拉布特里和塞勒克形成二十碼之內的四個傳球方向。
最后是馬庫斯。
繞過布恩從右翼跑動出去之后,腳步在克拉布特里和塞勒克之間的縫隙傳出去,從右翼來到了中央地帶,呈現出游弋的狀態,主要目的是牽制對方安全衛錢塞勒的卡位——如果錢塞勒沒有上當的話,那么馬庫斯就是傳球目標。
前前后后五個不同傳球路線的排列組合,把西海岸進攻的錯綜復雜再次呈現出來。
但西雅圖海鷹防守組看似變化實則不變的戰術布局卻將短傳區域和中傳區域演變成為一個絞肉場。
傳球路線是存在的,但太過狹小了,幾乎都是在一碼、兩碼之間,稍稍一點點偏差,就可能是抄截;即使真的傳球成功了,后續推進也沒有可能——不要忘記了,舊金山49人現在面對的是三檔十四碼,他們需要的不是一次傳球成功,而是一次十四碼以上的推進。
顯然,西雅圖海鷹防守組正是看準了這一點,這才進行了針對性的防守。
沒有空間!
沒有空間!
還是沒有空間!
盡管機會無處不在,但防守也無處不在,這讓陸恪的傳球變得無比棘手起來,他的腳步在口袋之中穩步移動著——然后口袋就消失了,進攻鋒線形成一個網兜,兜著三名防守球員朝著右側推移了過去,而陸恪則慢慢地朝著左側移動,現在就完全暴露在了防守組所有球員的面前。
等等!
就在陸恪觀察傳球路線的時間里,進攻球員在不斷移動著,防守球員也在持續移動著,然后他們的腳步都不知不覺地開始往后推移,現在距離陸恪已經足足有八碼乃至十碼以上的距離,這也就意味著……
地面沖球空檔!
陸恪決定,自己持球沖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