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阿爾東還是專程前來訓練基地進行恢復訓練。
昨天的比賽中,舊金山49人的整條線衛群都發揮非常出色,他們先后制造了三次球權轉換,并且完成了精彩的地面防守,可謂是勝利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但阿爾東卻不認為自己盡到了足夠責任。
他需要更加專注、更加努力、更加投入,否則,即使以首發身份登場國聯決賽,他也無法為球隊的勝利盡一份力。
可以簡單地認為,西雅圖海鷹的比賽風格與卡羅萊納黑豹有著諸多相似之處,而且還是加強版加升級版——其中,拉塞爾-威爾遜領銜的進攻組比卡姆-牛頓更加強勢也更多多變,拉塞爾自己就具備了一手不俗的傳球功底之外,地面進攻的綜合實力也更勝一籌,這也意味著,前場的爭奪將更加激烈。
他需要盡快跟上隊友的腳步,絕對不能成為國聯決賽的薄弱環節。
阿爾東知道自己必須加快速度,所以他強迫自己早起前往訓練基地,按照原計劃,他準備展開熱身恢復訓練,然后花費時間觀看昨晚比賽的錄像,提前準備功課,仔細總結一下得失;但阿爾東沒有預料到自己居然如此享受,甚至隱隱有些喜歡上的清晨破曉時分的訓練基地,就好像……就好像迫不及待地投入訓練一般。
這真的久違了。
自從十二年級以來,他就再也沒有喜歡過訓練了,因為他知道自己是天才,他擁有別人所不具備的天賦,根本不需要過度辛苦訓練就可以達到目標,于是他開始肆意地享受鮮花與掌聲,而忘記了最初走上球場的那份悸動和雀躍。直到現在。
這可以算是一個意外收獲嗎?
以前他總是無法理解陸恪,怎么可能有人如此熱愛訓練?不是神經不正常,就是性格詭異,總是讓人無法理解;但現在,他終于能夠讀懂陸恪的想法了,甚至隱隱產生共鳴:終獲還是性格決定命運。
阿爾東隨即就意識到,他似乎沉浸在自我感動中了,如果陸恪在這里,他肯定會吐槽,“請直接上器械,好嗎?”
阿爾東也沒有再過多停留,前往更衣室更換了服裝,然后就按部就班地開始熱身訓練。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阿爾東已經逐漸適應陸恪的訓練強度了——不包括戰術手冊和比賽錄像的學習部分,他也終于明白長年累月的堅持是多么困難,不知不覺地,整支球隊里里外外都正在適應著陸恪的訓練態度,球員們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些許影響。
也許,這就是榜樣的力量和領袖的魅力。
似乎是因為內心終于把華萊士的事情放下了,也可能是因為過去一個月的堅持終于適應了早起訓練的強度,不管如何,阿爾東的腳步和身體都輕盈了起來,整個熱身運動的質量和效果都有了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