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舊金山49人,卡羅爾也知道陸恪和哈勃的難纏,常規賽第十四周采用如此戰術,雖然堅持到了最后,也遏制住了陸恪——至少沒有再丟掉大比分,但歸根結底還是沒有能夠擊敗陸恪,辦法著實不對,于是,上半場他還是嘗試做出一些改變,且改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效,可惜,因為一次失誤而讓球隊陷入了困境,再加上陸恪的布局和錢塞勒的體力等問題,下半場也就不得不重新回到最擅長的陣型上來。
當然,重新回到熟悉套路,這并不意味著西雅圖海鷹就處于弱勢了,事實上,重新回到自己熟悉套路之后,轟爆軍團還能夠爆發出更多能量,就好像常規賽十四周一樣,現在陸恪的傳球就必須算計更多了。
開場之后,陸恪就遭遇到了小小挑戰。
一檔十碼,橄欖球交給了弗蘭克-高爾,選擇地面進攻,但西雅圖海鷹上步速度非常快,只容許高爾推進兩碼,然后就終結了進攻。
二檔八碼,陸恪以假跑真傳晃過了防守組的判斷,尋找到了傳球空檔,但試圖連線克拉布特里的傳球,卻因為麥克斯維爾卡住了克拉布特里的站位,而迫使陸恪不得不把拋物線挑高一些,結果也就將將越過了克拉布特里的指尖。
傳球未完成之后,也就來到了三檔八碼。
這就是西雅圖海鷹防守組的能力,重新回歸到熟悉的防守模式之后,明顯可以察覺到他們更加如魚得水:
防守前線以施壓為主,更多精力集中于地面防守;防守二線把所有注意力全部集中于傳球進攻的線路;另外,如果是短傳的話,允許傳球成功,然后其他防守球員都會及時補防。因為防守任務的明確和清晰,注意力提升上去,強度和力度也跟著提升了起來,再加上本來就無比強硬的個人能力,歷史最佳候補的那支防守組就再次展現出了威力。
相對而言,陸恪想要尋找出漏洞,難度系數也就水漲船高。
經過中場休息,國聯頭號種子展現出了自己的實力底蘊——單純從實力角度出發,西雅圖海鷹確實稍占上風,否則賽前的各種預測也就不會一面倒看好西雅圖海鷹勝出了。
三檔長碼數,陸恪讓自己冷靜下來。
因為是三檔長碼數,西雅圖海鷹就如同嗅到了尸體腐臭味的禿鷲一般,開始蠢蠢欲動起來,但他們的變化卻是依托在原本框架之上的:
其他站位都沒有明顯變化,只是三名線衛把站位齊齊提前,兩名外線衛干脆與防守鋒線站在了同一列,而內線衛瓦格納也大跨步地提前,就站在防守鋒線身后一步遠的地方,這也是他們最熟悉的變化——
在三檔或者關鍵時刻,他們只需要輪換線衛球員,瞬間就可以改變戰術,突然襲擊地上步擒殺四分衛。
此時在場的線衛組合是厄文、萊特和瓦格納,其實就是更加擅長前線施壓和突襲沖傳的搭檔組合,如果輪換了馬爾科姆-史密斯和海斯-法威爾(Heath-Farewell),那么短傳防守能力相對會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