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百順在漢陽的三年蹭課生涯,不僅讓他學到了新知識,還讓他克服了一個很大的心里障礙,就是從于青山那里繼承來的對洋人的恐懼。
經過他的觀察最后發現,除了語言相貌等習俗不同之外,洋人也不全都是壞人,福音小學里的洋人教師就對那些小學生很好。
當他在黃浦江邊的碼頭下船以后,看到了很多洋人水手也在碼頭進出,心里已經沒有恐懼了。
還在船上的時候,就聽幾個和他一起搭便船的人說,上海灘是東方魔都,是冒險家的樂園,也是一個工廠林立的地方,就算是窮苦百姓到了那里,只要肯干,也會活的比其他地方要好很多。
上岸之后,張百順看到的情況,確實和他聽來的消息,相差不大。市面繁榮,商業興旺,人潮涌動,租界、洋人遍地都是,甚至在碼頭上就能遠遠的看到一些正在冒著黑煙的大煙囪。
看到那些大煙囪,張百順就知道,他來對地方了,因為那是工廠的代表。
但是他進城之后,并沒有著急去那些工廠找工作,在漢陽的生活經驗已經表明,不事先熟悉當地的環境,冒然開始新的工作和生活,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所以,張百順就開始在市面上尋找,既可以讓他賺錢養活自己,又可以接觸當地生活習慣的工作機會。
雖然外界已經開始了風云變幻,可是身在上海灘的張百順,絲毫沒有感受到來自外界的壓力,那時的租界真的是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他們間接地為張百順找工作提供了安全保障。很快,他就發現了一個很好的工種,上街去當報童,賣報。
不要以為報童都是小孩,其實有很多年輕人也在叫賣著各種報紙。張百順選擇了一家主要賣風月內容的報紙,開始了他的賣報生涯。
至于原因,大家應該都懂。
他只做了一個多月的報童,就基本了解了市面上的環境,同時開始為進入工廠做準備。
打聽各個工廠里需要的工種和工資,是他賣報時最關心的內容。
高收入的職業當然也有,報社的編輯就是高收入人群,中層編輯的月薪就達到80元左右,與之類似的還有老師。可惜這些都不是張百順能夠踏足的行業,也不是他的追求。
雖然普通的勞動工人,每個月也就掙個五到十元錢,可是普通技術工人的工資卻高達二三十元之多。熟練的機械技師的薪資雖然沒有打聽到,可是根據他的匯總猜測應該不會少于五十元。
這讓張百順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期待,因為他知道,他所學過的東西,將來一定可以幫他成為一名熟練的技術工人。
終于有一天,張百順等到了進入工廠的機會,九成紗廠將要擴大規模,計劃招收不少的熟練工人。
沒有過五關斬六將,那么麻煩的事情,只是進行了簡單的考核之后,他就成了九成紗廠的正式工人。
只不過,和他剛開始預想的不太一樣,在進入工廠之后,成了紗廠里的一名鍋爐工。
至于為什么沒有成為金工,那是因為他雖然知道一些機械原理,可是并沒有實實操過,還不具備作為機械技師的能力。
不過,最后做了鍋爐工,張百順還是挺高興的,畢竟有機會接觸機器,比單純的當紡織工人要好很多。
不過做一名鍋爐工,并不是張百順加入九成紗廠的目標。
廠里的機器維修工,才是他的終極目標。
行穩致遠,工作也是如此,需要一步一步的積累。作為動力使用的蒸汽機,鍋爐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核心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