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畫面在緩緩流淌,沒有那么撩動人情緒的畫面,最大程度的降低雜音,減少刺痛。
在鏡頭里,與此說拍的是“當年被迫成為慰安婦的受害者們”,不如說,拍攝的是老人們。
以陳大娘作為開始……
一個個經歷過那段歷史的老人們,出現在鏡頭里。
她們分布在天南地北,大都住在農村。
基本上都老態龍鐘,裹著腳,走路都顫顫巍巍了。
歲月會抹平很多傷痛。
如今的她們,就和村里普通的老太太沒什么區別,不管當年發生過,現在生活還是要繼續。
一位說話都含糊了,腦子不太清醒的老人,偶爾會唱起流暢動人的山歌。
……
參加過抗戰的紅色娘子軍被敵人俘虜為慰安婦,老來卻依舊硬氣,堅強,只是說起當年,眼神會一點點軟下來。
……
一位滿頭銀絲的老人,說自己親手殺過兩個鬼子,子彈擦著頭發絲過去,當時才十三歲。
……
影片中沒有刻意提起那段歷史,只是偶爾會有零星的幾句,從老人們口中說出來,卻也都不愿意多提。
那是生命中的至暗時刻。
鏡頭穿插。
已經被時間遺忘也遺忘了時間的村子里,還殘留著當年敵人入侵時的據點。
堅固的炮樓倒塌了,破破爛爛的,偌大的院子早就荒廢,被郁郁蔥蔥的野草占據,再無半點戰爭的氣息。
兩只野鴿扇著翅膀,撲騰撲騰飛起。
一位阿婆走過,說這里當時就是鬼子們的碉樓,他們可壞了,不把人當人。
佝僂的身影,滿是皺紋的面龐,語氣已經很平靜了,只是卻能感受到那種內心深深的傷痛。
……
情緒在一點一點累積。
偌大的放映廳里,開始陸陸續續,有壓抑的啜泣聲響起。
電影的鏡頭語言越是平靜,就越是壓抑。
沒有捶胸頓足,沒有嚎啕大哭,也沒有咬牙切齒和咒罵哭訴,但反而是如此,卻讓人感受到一種強烈的反差感。
雖然已經看過一遍,那種平靜中夾雜著哀傷的情緒,還是讓陸豪眼睛有點紅。
眼角余光看向石磊,發現他同樣也是如此。
只不過,石磊瞪大著眼睛,努力不讓淚水掉下來。
陸豪若無其事的塞給他一包紙巾。
石磊默然接過,擦了擦,忽然問了一句:“你真能把這部電影去島國放?”
他貼身保護陸豪,一般情況下,陸豪見的每個人,說的每句話,他都能見到,也能聽到。
只是,石磊牢牢恪守著一個職業保鏢的原則,從來不多嘴,不多問,即便看到什么,聽到什么,也都爛在肚子里。
平心而論,自從見到陸豪和兩個女人都吃過飯后,石磊心里其實是有點別扭的。
雖然后來也想開了,不能用自己的道德標準去要求別人。
更何況,陸豪似乎也沒做什么傷天害理的事情,學校的那個女孩子,他從來沒和人過過夜。
直到現在,看到這部電影,石磊忽然覺得,這老板……有點厲害了。
作為一個商人,能去做這樣的事情,很值得敬佩。
陸豪自然是不知道石磊此刻的心路歷程,聽到他的話,只是認真點點頭。
“當然。”
說著,又忍不住補充了一句:“回頭我帶你一起去,你千萬保護好我。”
石磊嘴角微微抽搐。
想什么呢?
又不是打仗,誰敢暗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