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對于李元吉的評價并不高,說他猜鷙驕侈,甚至還有人抨擊他和李建成,與李淵后宮有染,然而真相并非如此。
李元吉當時有著爭奪儲位的心思,而李建成更是已經被立為了儲君。
想要成就大事的人,豈會管不住自己的褲襠,去跟自己父親的女人發生關系?
事實上,我們只要仔細讀史書,就能從中尋找出答案。
史書是這么記載的,武德九年,李建成和李元吉商量,要把李世民騙到昆明池,派勇士把后者殺了,謊稱暴斃而亡,順便奪取后者手中的兵權。
結果事情敗露,被人提前告知了李世民。
天策府一眾文臣武將,得知此事后,紛紛勸李世民,讓他先下手為強。
在眾人的勸說下,李世民終于下定決心,要除去二人。
所以他誣告李元吉和李建成與繼母尹德妃、張婕妤有染,這是他除去二人計劃的第一步。
李淵知道自己頭上戴了兩頂綠帽子,而且給自己戴帽子的是自己的兩個兒子,第一個反應當然是不相信。
可向自己檢舉揭發的,卻是自己的另一個兒子,這就由不得他不采取措施。
作為男人,作為天下之主,他有必要弄清楚,自己頭上是不是有一片大草原。
作為父親,他也必須想辦法調解三個兒子之間的矛盾。
所以找李建成和李元吉問話,就成了必然。
李淵下令,命李建成和李元吉,次日一早到太極宮和李世民對峙,就連中間人都幫他們找好了。
結果他的長子和第四子,卻在途徑玄武門的時候,被二兒子給殺了。
所以說,誣陷李元吉和李建成與李淵后宮有染,這不是目的,只是一個玄武門之變計劃中的一部分。
李世民之所以會選擇編造這么一個借口,只是為了確保李淵會召見李建成和李元吉,增加玄武門之變的成功率而已,是請君入甕之策。
當然,私通父親后宮的帽子是沒了,不過猜鷙驕奢卻是實實在在的。
史書上有這么一段,“李元吉愛好打獵,光是裝載羅網的車子,就有三十多輛。
他曾說“我寧可三天不吃東西,也不能一天不打獵”,還放縱身邊的人掠奪百姓的財物。
宇文歆多次勸阻無果,只能向李淵呈遞奏表說:“齊王在并州,經常穿上便裝出城,和竇誕一起游樂打獵,踐踏農田莊稼,放縱身邊的人,公開掠奪百姓的財物,境內的家禽家畜,幾乎被他們搶光。
他站在大路中間放箭射人,觀賞人們躲避,以此為樂。
還把兵卒分成左右兩方,做打仗游戲,直到互相毆斗砍殺,造成傷殘甚至死亡才終止。
更有甚者,到了晚上,他還敞開府門,到別人家里公然干些淫|猥勾當。
黎民百姓對他,都是滿腔憤怒,只因為他是皇子,這才敢怒不敢言。”
這段記載,淋漓盡致的描繪出了李元吉的本性,更是與許澤軒手中拿到的調查報告,緊密的聯系到了一起。
事情發生在武德二年,當時并州的最高統治長官,便是李元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