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答應他來我們家學琴,在我們家吃飯,哪怕是只有你們兩個人,但不可以輕易去他家吃飯;你可以送他禮物,也可以接受他的禮物,但不可以無休止無節制無回報地為他花錢;你可以接受他的表白,但不可以主動向他表白。”
蘇徽表情嚴肅,很認真地告誡初涉男女情愛的女兒,“不是女孩子不可以主動,而是凡事要有度,如果兩個人在一起需要彼此相向走出一百步,單方走出七十步以上的,都很難有善果,女孩子尤其如此。”
“男女有別在這個社會上的體現是無處不在的,如果他喜歡你,哪怕你往前走了一步,他也會欣喜地發現的。”
“我不希望你在感情中只懂得享受而不懂得付出,更不希望你只有付出而看不到回報,在與張揚的關系上,你其實一直處理的很好……”
蘇徽說到這兒,微微頓了一頓,“他放棄肯定是有緣故的,如果你想要繼續這段感情,最好先弄明白原因。”
林依然進入初中后,身邊就陸續地開始出現一些早熟的追求者,這不是母女倆第一次討論類似的問題,但大概由于第一次發現了女兒很快就會戀愛的可能,這是她第一次這樣直接、鄭重、明了地去塑造女兒的戀愛觀。
正如蘇徽所說,林依然在感情方面的處理上其實一直做得不錯,但那一方面源于自小接受的教育,一方面源于蘇徽隱在幕后的遙控。
哪怕是對張揚生出好感,甚至有“等進入大學在一起”這樣的念頭后,戀愛對于林依然來講,依舊是一件朦朧而模糊的事情。
但就在剛剛,蘇徽說出那番話后,尤其是那句“媽媽允許你談戀愛”之后,這件事情第一次變得清晰起來,好像不久之后,它就會來臨一樣。
林依然一時又是害羞,又是歡喜,又是心慌……隨即又覺得難過,有些懊惱,早知道這樣,早點接受就好了……不過這次可不是自己拒絕了他啊……到底為什么呢?
以蘇徽的閱歷與精明,自然能大概明白女兒此刻的糾結心思,不過許多事情終究要她自己經歷的,如果可能,她自然希望女兒第一次戀愛就是相攜白首的良人,但理智告訴她那不現實。
畢竟蘇徽不常有,林滄海也不常有。
蘇徽從未想過強行干涉女兒的感情,相較于此,她更希望早早地教會她該怎樣去戀愛,年輕的感情終究太容易沖動,多走一步,少走一步,稍冷稍熱,都是遺憾。
張揚給她留下的印象并不差,有才華、懂進退,小小年紀就已頗有城府,如果他能與依依走到最后,想來生出來的孩子資質差不到哪里去,自己也好早早地挑選一個來培養,未來接掌紅妝……敦煌那邊的股份好像也得有人來繼承……
更難得的是他對依依一往情深,只是不知道這份青澀的感情能不能經得起考驗……
吃飯早飯,前往公司的路上,蘇徽在車上用手機找到了《同桌的你》那個視頻,她特意察看了一下,是昨晚發布到視頻網站的,一夜之間,點擊量已經有近兩萬了。
“誰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誰看了你的日記?誰把你的長發盤起?誰給你做的嫁衣?”
淡淡憂傷的歌曲在車內響著,蘇徽不由自主地想了一下女兒出嫁時的場景,隨后啞然失笑,又想起了那個問題:
張揚表白失敗后都沒有放棄,如今與依依雙雙進入頂級學府,依依更是給了他明顯的回應,這種情況下,他為什么會忽然選擇放棄呢?
中午休息的時候,她接到了一個電話,隨后終于明白了原因。
“小徽,猜猜我剛剛看到了誰?”
“你又看到一個背影很像林滄海的男人跟一個女人走在一塊了?”
“這次不是你老公,是你閨女的……未來的可能的老公。”
“別找打啊!”
“就那個滾滾長江東逝水啊,還有不拘一格降人才,還有任爾東西南北風……”
“張揚?他怎么了?”
“你忘了我來青城做什么的了?”
“錄節目啊,他去干嘛?”
“他來參加海選,唱得非常不錯,而且還是原創歌曲,詞曲都是自己寫的,不過聽起來……好像咱們家依依的感情不太順利的樣子。”
“……同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