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引領新武俠風潮,距今已有一年多;自音超至今,已有三個月;第一張專輯遠超預期的巨大成功,也有一個月了,張揚絕對稱得上是少年得意,但并無任何驕矜之氣,不論是校內校外,對待圈內、圈外的人,都一如往常。
從這個角度來講,張揚與驕傲、自負沾不上邊,不過這段時間的親密相處下來,林依然卻發現他在自己的作品上,不論是、音樂,都有著與平日為人極大反差的強烈傲氣與自負。
連今天面對顧玉堂等人的時候,都吝于一句自謙,這種心態可見一斑。
以林依然的個人想法,張揚拿年度最佳歌手都沒有問題,但人家評委顯然不這么想,而且還要平衡各方利益,張揚畢竟只是一個新人,不大可能給他這種重量級大獎的。
她這樣說,只想要降低張揚的期待值,這樣一來,如果拿了大獎自然驚喜,如果拿不到大獎,也不會太失望。
張揚自然不知道自己作為文抄公對原著的尊重,竟然會引起林依然這么大的誤會,不過他對于能不能拿獎,還真沒有那么在意
——當然,能拿肯定也不嫌棄就是了。
晚上在生日宴上,林依然幾乎都在陪張揚,這會兒結束了,自然不好再陪他膩歪,車到了張揚住處樓下,就沒有再上去。
張揚回到家中,先洗了把臉,把跟進衛生間里的哈哈攆了出去,在它腦袋上拍了拍,然后來到書房,在電腦前坐了下來。
“洛神,你那有劇本吧?”
“《射雕》?”
“嗯。”
“哪一版?”
這個問題張揚早就考慮過,不過到了這會兒,卻還是有點猶豫。
《射雕英雄傳》影視共有七個版本,其中比較具有知名度的,是八三、九四、零三、零八、一七五個版本的電視劇,其中又以八三版最具代表性,可以說是傳播度的金庸武俠劇,也是無數人,包括張揚的童年回憶。
但不得不說,八三版《射雕》的「經典」,很大甚至于絕大程度,都要歸結于它的早——早于其他版本之前,早于絕大多數觀眾讀原著之前。
這一版射雕硬傷極多,最為人詬病有兩點:
其一是道具、布景,實在太寒磣了,這也是所有港臺武俠劇的通病,除了與大陸合拍的《雪山飛狐》之外,無一例外,都透著股小家子氣。
其二則是相較于原著改動太大,簡直是篡改,就連黃蓉這一幾乎稱得上金庸武俠第一女主的經典角色,也慘遭丑化,其程度堪比后世某些網絡的影視化改編。
金庸本人的評價也是:“從小習慣了,就覺得好,香港版《射雕英雄傳》中的翁美玲現在看一點也不覺得好。”
后面還有一句:“我覺得周迅很好,但很多人先入為主,還是覺得翁美玲好,也是這個原因。”
周迅飾演黃蓉,就是內地的零三版射雕。
不過張揚同樣不大喜歡零三版,他個人最喜歡的是九四版,不過同樣也有不少毛病。而至于一七版,相較于同時代的翻拍劇、武俠劇,已經稱得上是精良制作,然而灌水、加戲、濾鏡這些流行通病,實在令張揚生厭,連楊鐵心包惜弱自殺都沒堅持看完。
張揚現在想要汲取各個版本的優點,取其精華,去其糟泊,自然就不能再懷有這樣的偏見,盡可能地站在原著的立場上去看到問題。
他坐在電腦前,還沒有糾結出一個結果,林依然發來了到家的報平安消息,于是陪她聊了一會兒,然后老媽又打了電話過來,再聊一會兒,重新坐定的時候,都快忘了自己之前想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