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姨。”
林依然笑靨如花地走近過來,先朝他介紹第一次見到的孔姨,張揚于是躬身喊了一聲“孔姨”,對方滿臉笑容地應了聲,忙走過來幫著拎東西。
林依然轉身看到爸媽站在門庭下,抿著嘴角看一眼張揚,示意他往那邊看,張揚只好遙遙地欠了欠身,喊了聲:“叔叔好,阿姨好。”
大概聲音太小,林滄海和蘇徽并沒有聽清,不過遠遠地看到他說了什么,笑著點了點頭,接著大概發現了東西太多,于是也走了出來,幫忙把東西拿進去。
張洪康幫著把東西拿進去就告辭離開了,張揚以單刀赴會的決然心態一個人進屋,在沙發上坐下,坐下去的時候,連與林依然之間的距離都要小心翼翼地計算,太遠了容易被誤會,太近了更容易被誤會。
在這個過程之中,林依然很懂得發揮「到誰家誰作威作福」的中心思想,沒茬找茬,逮著張揚一下子帶這么多東西的「錯誤」都要訓斥一聲:“笨死了!”“書可以下次再帶過來嘛!”
明明是你建議帶書的!
張揚暗暗吐槽,自然不敢表露出來半點,還得配合地做出一副乖乖認錯、卻又不能讓岳父岳母覺得自己窩囊的姿態……終于明白林依然那天在自己家有多不容易了。
張揚準備的開場已經在交接禮物的時候說完,坐下之后,岳父岳母表情溫和含笑,卻都不主動開口,讓他心里不禁暗暗打鼓,深切地體會到了漢語的博大精深,「如坐針氈」這個成語總結的實在太好了。
孔姨給倒了杯熱水,張揚道了謝接過,趁著喝水的時候,偷偷瞥一眼林依然求救,她卻只抿著嘴角偷笑,心里暗暗給她記了一筆賬。
好在蘇徽與林滄海都無意為難,觀察了一下他的態度,就笑著開口,從他帶來的三套出版書聊起來,夫妻倆都是控場的高手,對他也沒有什么不滿意的地方——如果說有,大概就是覺得這小子下手太早了,自個閨女到現在都還沒成年呢——一旦話題聊起來,也就不再存在冷場的問題。
雙方家長并沒有見過面,但似乎在無形之中達成了默契,蘇徽林滄海與張揚閑聊,也只是說一些他個人的話題,并不涉及家庭,唯一出現過的還是老爺子,他曾是武俠作家,既然說起武俠話題,難免要提一句,也是張揚拿出來解釋「自己從小受爺爺影響」的。
說了會話,林依然的建議之下,張揚被邀請上去陪岳父下局棋,他早就從林依然口中得知林滄海、蘇徽棋力都遠超自己,自然也不存在「擔心一不小心贏了岳父」的問題,不過剛下了三十多手,就發現林滄海似乎有意想讓,因為有好幾手棋林依然都指出來更好的落子位置。
中盤均勢的情況下,張揚收官以兩子半告負,一直不怎么說話的林滄海一邊收拾棋子,一邊才又開口,與張揚隨口說一些他剛剛的失誤,以及他準備做游戲、拍電視劇的打算。
“東西方對峙結束之后,華夏開始進入全球化,大力發展經濟,但那幾十年的殘留影響一直到現在都沒有完全消除掉,漢文化影響力從北周末期開始衰落,改元之后,華夏硬實力很快追了上來,軟實力其實一直都沒有恢復。”
“工業革命以后,大國競爭的手段一直在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發生變化,軍事斗爭以后可能會越來越少,尤其是大規模的軍事戰爭,因為直接使用軍事手段的收益一直在顯著降低。未來的大國競爭,更大可能會聚焦于為意識形態戰爭服務的科技、經濟、文化戰爭。”
“而由于接入全球化,加上一部分的政策緣故,過去的二十年里面,整個華夏各個領域都被外來文化充斥。到了八十年代中期,上面開始注意這方面的影響和調控,一方面傳統文化開始復蘇,一方面借住科技、軍事上的影響力,開始發展文化影響,這幾年影視、音樂其實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距離抗衡外來文化的影響力,其實還有一段距離,更遑論其他領域的空白。這方面武俠其實做得更好一些,不過同樣也局限于華人圈子,而且在你寫《射雕》之前,武俠止步不前,影響力在持續降低。”
“偏偏你除了武俠,還會寫詩詞,會唱歌,人氣高……這種情況下,官方想要把你立起來當旗,并不意外,否則就算你表現再出彩,畢竟還缺沉淀,《詩詞》專訪、華視合作,哪有那么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