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這么做,實際上還是不放心雷薄陳蘭,故而派張勛前去暗中監視。
“陛下,此詔令值得商榷,”閻象又出來勸阻,但是袁術擺了擺手,示意閻象不要再說。
當初袁術稱帝,閻象就第一個出來勸阻,還引用周文王雖擁有天下三分之二,還向殷稱臣的故事進行勸諫,令袁術很是著惱。
故而如今袁術已經不再信任此人了。
……
汝南城內,雷薄陳蘭二人相對而坐。
“賢弟覺得,陛下會不會對那份許都詔書起疑?”
陳蘭的歲數要比雷薄要大些,兩人相交莫逆,平常以兄弟相稱。
“這等淺顯之計,陛下豈能看不破,”雷薄篤定道:“況且我早已當眾人之面,將許都詔書燒毀,如此表明決意,陛下當能相信。
曹軍那兩小兒,以為用這等雕蟲小技就能離間我等,著實可笑。”
“幸虧賢弟英明,當眾焚毀許都詔書,”陳蘭點點頭,也覺得陛下不會被如此淺顯的計謀所蒙蔽。
離間計總要搞得復雜一點,多一點意外,別人才能相信。
只是下一份詔書就想離間,未免太簡單粗暴了。
“如今天降大雪,道路難行,不知陛下糧草發出了沒有,”陳蘭繼而嘆氣道。
固然沒有中離間計的憂慮,可他們也并非全無擔憂。
他們倉促率軍馳援汝南,本意想著速戰速決,一戰而勝,然后迅速撤軍,可如今速戰速決打成了拉鋸戰,汝南城內驟然多了這么多軍兵,軍糧自然不夠用了。
只不過他們派人回去催軍糧,袁術卻命令二人立刻出城迎敵。
他二人此前三萬大軍都一敗涂地,如今僅剩一萬人了,哪敢再出去打?只能上表陳述,穩守城池才是上策。
“陛下身居后方,不知我軍艱難,我二人此前兵敗,如今又抗旨不尊,遲遲未出兵,恐已令陛下所惱……”
這時候親兵來報,壽春使者到了。
二人趕緊起身相迎。
在將軍府門口,發現使者竟然是張勛,且無半粒糧草帶來,兩人心中都涼了半截。
“陛下數次傳詔,令二位將軍出城迎敵,二位將軍為何抗旨不遵?”張勛首先笑咪咪的道。
雖然張勛是在笑著責難,但雷薄陳蘭二人卻感到不寒而栗。
他們都聽說過,這張勛本事不大,卻善于迎合,乃是一個笑面虎,更是陛下絕對親信。
如今陛下派他前來,顯然還是對自己起了疑心,難道是要讓張勛來取代自己?
想到這里,兩人均覺得心寒不已。
“末將在奏疏中已向陛下表明,曹軍精銳,力敵非明智之舉,只要穩守汝南,曹軍糧草接濟不上,自會退去,”雷薄辯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