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創造了人類文明的歷史,但我創造歷史的時間只剩下五個小時了。”
華可鏡想起本次行動的計劃,便帶著精簡的探測儀器和工具,操控著太空服上的氣體噴射裝置,開始緩緩地環繞著這顆同樣孤獨的彗星表面飛行查勘。
從外觀上看,她并不是一個規則的球形,事實上更像一顆巨型的冬瓜。
最長處1.45公里,最狹窄處長度不足六百米。
通體雪白,呈半透明狀態,透光率極高。
“果然……”
華可鏡一邊勘察,一邊喃喃自語著。
他時而飄蕩在彗星的表面,時而攀附在彗星的某個凸起部位。
要說【羅塞塔號】和【菲萊】登錄的彗星67P,其主要成份為氨、甲烷、硫化氫、氰化氫和甲醛。
由此,科學家得出結論稱,該彗星的氣味聞起來像是臭雞蛋、馬尿、酒精和苦杏仁的氣味綜合體。
但華可鏡眼前這塊彗星可大為不同,她的含水率高達95%,簡直就是一塊徹徹底底的水冰。
且剩下5%的物質也并不存在于表面,而是深埋于巨冰的核心位置。
看著這一幕,華可鏡心想難怪科學家們時常將彗星比喻為會飛的宇宙冰箱。
在零下200多攝氏度的彗星冰箱里,往往保存著科研需要的原始物質。
可以說,天體演化、生命起源和物質結構,這自然科學中的三大根本問題,在彗星的研究項目中都十分令人期待。
不然何以被華夏人俗稱為“掃帚星”的彗星,會引起科學界如此濃厚的興趣和期盼,以至于又是撞擊,又是采樣?
華可鏡:“我們有能力將彗星炸開嗎?”
小樂:“幾乎沒有希望,這塊巨冰的硬度很高,即使能夠炸開表面,但離核心物質最淺的地方也還有500多米。”
華可鏡:“我們的準備還是不夠充分嗎?”
小樂:“不,遺忘者號一開始就沒有探測其他小天體的計劃,所以,我們現在沒有這個能力。”
華可鏡:“你能不能建立一個運算模型,來幫我尋找最佳的爆破點?”
小樂:“你忘記了嗎,未來是唯一的,有些事情的結果是無法改變的,所以相關的運算模型里并沒有最佳的選項,即使你重復億萬次,也還是炸不開這塊堅冰,這個運算模型從一開始就不成立。”
華可鏡:“明白了,我只是心有不甘而已。那么你可以探測到彗星核心的物質嗎?”
小樂:“當然可以。”
華可鏡:“把探測結果發給我看。”
小樂:“好。”
于是,一連串的訊息迅速出現在了華可鏡的腦海之中。
稍一瀏覽,他立刻就震驚了。
萬萬沒想到,竟然是一塊如此規則的巖石!!
很快,小樂又給出了一個十分清晰的三維模擬圖案。
那可是一個由四塊正三角形包圍構成的正四面體啊!
華可鏡頓時思緒萬千。
“這塊規則的巖石真的只是自然形成的嗎?”
“它為什么會出現在一個高速飛行的彗星內部?”
“為什么又這么恰巧地是一塊正四面體?”
“要知道,三角形可是宇宙中最具靈性,最神秘的圖案之一啊!”
……
致敬一路相伴的每一位朋友,感謝你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