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土著文臣、武將不明白夏王為何一副整軍備戰的姿態。
土著武尊石澤恭恭敬敬地向柴云天詢問:“王上,末將不解,為何突然往邊塞增派三十萬士卒、三十萬民壯?”
他是加入高順陷陣軍團的副將,高順被派往邊塞,他自然也要前往邊塞駐防。
除了在堂上的華夏人杰,其他文武見有一個武尊武將問出他們的疑惑,也都在等待柴云天的回答。
“此事無須隱瞞,北方鄰國召國已為強大的騎兵諸侯國石國所滅。石國騎兵大軍很有可能會南下,故本王征發士卒和民壯鞏固邊塞。”
“石國?!”
在未央宮朝殿上,眾多文臣武將一陣騷動。
他們多數人都未曾聽說有石國這個諸侯國,對其一無所知。
除非是武尊高手,否則尋常人一生不過幾十年,他們只知道大乾王朝北邊是召國,雙方雖然有過幾次戰爭,卻沒有滅國之戰。
至于召國更北邊是哪個諸侯國,便不知道了。
“石國有滅亡召國的實力,足見石國之強大,所以爾等文臣要治理好各路、各城,將資源按時送至王廷。武將需刻苦修煉、操練兵馬。”
“是!”
既然夏王說了石國很強大,眾多土著文臣武將盡皆凜然。
夏王可是滅了六十萬蠻族大軍,在中州大戰一舉擊破叛軍右翼,現在夏王廷更加兵強馬壯,夏王卻認為石國的國力遠遠凌駕于夏王廷之上,說明石國很強!
“高順將軍留下,其余人等退朝。”
眾人懷著忐忑的心情退下。
一個強大的諸侯國,還是騎兵強國在北方虎視眈眈,這實在不是一件令人覺得舒坦的事情。
高順留在大殿內。
“你率領陷陣大軍團固守邊塞,若是敵騎來犯,不可輕易出戰,更不可逞匹夫之勇。召國大將率領召國精銳十七戰、十五敗,可見石國騎兵之精銳。利用邊塞的山林地勢、堅固要塞抵擋,等待王廷主力增援,方是上策。這也是為何本王派你前往邊塞鎮守,因為你足夠沉穩。”
“末將高順一定為主公看好門戶,不讓石國騎兵輕易度過邊塞!”
“你下去準備吧。”
“末將遵命!”
柴云天見高順離開,心事重重。
如果不是倒霉的召國擋在大乾王朝前面,說不定被石國滅亡就是大乾王朝,還有表面依附于乾國的夏王廷。這次華夏軍團面對的不是叛軍和部落時代的蠻族大軍,而是一個真正強大的諸侯國,有著森嚴體系、強大騎兵軍團的諸侯國。
“北義王對石國的情報所知有限,要是我有刺客或者專業的探子,比如皇城司、錦衣衛就好了。”
柴云天知道孫子兵法里有言,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他缺少一個可以刺探敵國情報的機構。
為何不自己成立一個情報機構,將來把各種刺客、探子收納到這個情報機構?
柴云天心思一動,這個情報機構還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