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經看過《生死頻率》了,確實精彩,也讓人感動,但王長天還是不太相信李謙的第一部電影能在大銀幕有太大的競爭力。
有個三四千萬票房,就達到了王長天的期望,李謙也算是打出了名氣,下一部電影才是有所作為的時候。
不遠處和韓三坪、黃忠軍、吳波等行業大佬聚在一起的于東,瞥到李謙這邊,告了個罪,端起酒杯,昂首朝這邊走了過來。
“是李導吧,久聞不如一見啊,真是年輕才俊。”
有些微胖的于東竟然主動對李謙舉起酒杯,看起來并沒有因為被拒絕而有什么不快的。
“于董謬贊了,您才是電影行業的推動者啊,創立第一家民營電影發行公司,打破了國企對電影發行的壟斷。”
雖然沒能合作,不過對于于東的能力,李謙是很佩服的。
90年代中期,于東帶著一份文藝片《與往事干杯》的拷貝去晉陽,在一家電影院的一個小放映廳里連續放映了兩個半月,這一塊拷貝在這個小廳里就拿到了40萬票房,震驚了整個電影行業。
那個民營電影公司沒有獨立發行資格的年代,于東打起了擦邊球,成為第一個發行電影的民營電影公司。
于東笑笑,不置可否,“怎么樣,李導覺得這個首映儀式,《投名狀》這部電影怎么樣?”
“儀式很氣派,規模很大,電影也非常好。”
“如果李導愿意的話,同樣規模的首映典禮,一樣可以辦一個。”
一旁王長天笑道,“于董,到時候《生死頻率》的首映禮,可得賞光啊。”
“一定,我也想看看李導又給我們帶來一部多么精彩的電影。”
于東這未嘗沒有炫耀的意思,這么大規模的首映禮,年度最大投資的電影,最強大的陣容,最強的幕后團隊。
這些,伯納全都有。
潛臺詞,如果當初李謙愿意,他也能得到伯納的全力支持。
當然,也有誘惑李謙的意思,畢竟能賣票房的導演,誰都不嫌多,而《投名狀》中影主控,伯納并不占主導地位。
于東和王長天聚在一起,自然也吸引了酒會現場其他人的目光。
而旁邊的李謙,就算不認識的,此時通過交頭接耳,互相打聽,也都知道了他是誰。
韓三坪往這邊看了看,左右問了問,“他就是那個李謙?”
黃忠軍笑道,“對,就是他,把我和于董都拒絕了,有想法的年輕人。”
韓三坪微微頷首,“年輕人有想法不是壞事,有多大能力就匹配多大的野心。”
“那就看月底究竟拍出了什么了不起的片子。”
旁邊吳波有些不咸不淡地說著。
他拍的電影部門老總去邀請李謙,結果對方連面都沒見。
可是,據他了解,李謙都和華陽、伯納接觸過了美,見了面,甚至和小馬奔騰都見過了,獨獨不見他澄天的人。
赤果果的侮辱,吳波怎么能不生氣。
而宴會另一側,王晶花也在現場。
他旗下的郭曉東在《投名狀》出演了一個配角,也來湊湊熱鬧。
看到不遠處和于東聊的挺融洽的李謙,她就氣不打一處來。
本來談的好好的,只不過想推薦幾個演員,沒想到對方立馬就翻臉了,比翻書還快。
成為第一經紀人有些年頭了,這還是第一次。
......
隨著《投名狀》的首映,也宣布著,2007年賀歲大戰正式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