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桕樹潑皮,對土壤適應性強,耐干旱薄瘠土質,扦插也易活,南方四季皆可以扦插,北方只能放在春夏兩季,但現在皆是小苗,那只能放在明年春季扦插。
銀杏最好的繁殖方式反而是扦插,但銀杏修剪更需謹慎,修剪的枝條不能多,插穗也更挑剔,樹齡不能超過二十年,插穗須是一年到三年生的木質枝條,也就是拖到明年二月才能扦插,還需要搭遮陽棚子,約兩個月后才會生根。
不但季節不同,插床基質也各自不同。
生根后可以移載,然生根時間又各自不同。
至于成活率差距會更大,有的成活率可能十不足一,有的十能活六七。同時必須記住一條,能就著樹修剪,不能就著扦插去修剪。當然,再過兩三年,樹苗漸大,會有更多的繁殖方式可供選擇。
“劉有寧,你家人手仍不足。”
“必然,明年還好一點,雖然繁殖,數量仍不多,到了后年,繁殖規模大,且漸漸向山上轉移,人手必不足。但這個不急……”具體的還要看收入,以及買地情況。
“明年需不需要買花木?”
“還需要買,一是有的雖臨時用扦插方式繁殖,然其成活率低,二是山上水土定下來后,不能等著扦插的小苗,得先植下一批花木,對保水土也更有利。這方水土不保,以后有了山塘,也蓄不了水。”
“需人力太多了。”
“其最大的支出本就不是肥料、花木苗、買地買山,乃是人力成本。”
“今年會買地乎?”
“買,棉果綻放時便會買。”
看到實物,大伙便會動心,不以利誘之,南邊的地如何能買得下來?
“不知其價值幾何?”
“故你說請一個懂布帛的牙人,我未拒之,其價你我皆估不準,往往會造成巨大的損失。”
“甜瓜下市后找行乎?”
“你啊,亦行,然現在就需要打聽好,人須機靈,然不能奸滑,我不想以后請個牙人,還須勾心斗角,或辭退之,重換人。”
“這個好找的。”
兩人下了山,菊花還有一段時間才能開,但內行人已能看出好壞,也不能等到開放時才運到京城。劉昌郝也大氣,反正今年數量仍不是太多,早夏菊不過七八百盆,劉昌郝索性不要這個錢,權當是提前發給朱三他們的獎勵,讓朱三自己與李店主交易去。
“不好吧。”
“有何不好,裝車。”
朱三搓手,問:“這首新詞佳乎?”
“還行,”劉昌郝笑道,說佳呢,也談不上,但比較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