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福介紹完病情,和手術方案后,就看向了老高。科室里面,一個病人怎么做手術,用什么方式,主管醫生先做好方案,而主任就是確定做不做手術,什么時候做,誰去做,他就算是手術前的最后一道審批把關人員吧。
老高,看著觀片器上面的X片,對大家說道:“討論討論。大家都說一說自己的想法。”醫院,特別是外科科室,平時大家有說有笑,手術的時候齊心合力共同共同抵御疾病傷痛,但是在術前討論的時候,經常會弄個臉紅脖子粗。尤其是這種學術上還未定論的時候,而且這種未定論的時候還非常的多。
“哪我說說吧,這個手術我覺得選髓內固定更好,第一病人是六十多歲的女性,鋼板固定損傷骨膜太嚴重,患者后期恢復起來困難,后期要是取鋼板,就是二次損傷。”其他組的一位副高發言了。這時候,周成福他們組的住院醫生,在記錄,這個討論算是要備案的,每個人的發言都會體現在病歷里面的。
“是,是會造成骨膜的損傷,但是二次損傷未必,這個病人已經六十多歲了,現在的鈦合金鋼板已經是抗菌型了,這么大的年紀無需再取鋼板,第二髓內固定難道沒有損傷嗎,患者年紀已然不小了,骨質的血供主要是骨髓供血,所以鋼板內固定絕對比髓內固定有優勢。”
醫生們按照等級,一個一個的開始發表意見,并不是所有的手術都會有這種討論,但是一旦遇上這種在學術上沒有定論的手術,爭論就非常激烈。這是學術上的爭論,也是利益上的爭論,也是話語權的爭論。
輪到主治醫生和住院醫生發言的時候,直接就成了站隊了,副高或者正高這一級別的醫生已經把優勢和缺點都表明的非常明白了,不用住院醫再廢話,站隊就成了!這種時刻,一旦主任無法壓制,在技術上無法壓制碾壓,久而久之科室就成了戰場,毫無凝聚力。
五個組,有兩個組支持鋼板內固定,兩個組支持髓內固定。最后,剩下張凡他們這個新成立的組員發表意見了。
“薛飛。”老高點名。
“我覺得都合適!~”這玩意就沒心沒肺,但說的話確實無可挑剔。是啊,兩種都合適啊。而且也沒有循證醫學去證明哪個更好!
“張凡。”老高瞥了薛飛一眼后,繼續點名。
大家不約而同的望向了張凡,見過張凡曾今戰績的老醫生也想聽聽張凡意見,明知道他也跳不出這個桎梏,但還是望了過來。年輕醫生特別是新來的許仙,也想看看張凡的眼光,他認為髓內固定絕對有優勢,就看張凡是不是有這個眼光了。
“我認為兩種手術方式都不合適!”張凡真的是語不驚人死不休。
“怎么?想上外固定。這個不是胡鬧嗎!”周成福他們組的副高一聽就急眼了,外固定也是一種固定方式,簡單的說一下,就像蓋樓的時候在大樓外部架起來的鋼架一樣,骨折也可以這種固定。好處明顯,損傷小,但壞處也很明顯,適用性太狹窄,而且還容易感染,后期護理太麻煩。
這個股骨骨折不適合外固定,這個骨折就更加不能用外固定了,所以這個急性子副高直接就打斷了張凡的發言,雖然有點不禮貌,但他的心情可以理解。
張凡沒有計較,而是笑了笑后,說道:“陳主任,你覺得這個手術可以用外固定嗎?”現在的張凡要豎旗了,特別是這種學術上的討論,不是謙遜就能說服別人的,要實打實的拿出來東西來,你既然能打斷我的話,我就要問問你,讓你以后再討論的時候,說話的時候過過腦子,想好了以后再打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