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嚓!
李乘風面前的案桌突然塌斷,碎了一地,寫著詩的那張紙卻絲毫無損。
小姑娘如意嚇壞了,急忙伸手想去捧起那張紙,結果使盡了勁也挪不動那張紙分毫。
“紙重千斤!”
吳從文跑了過來,臉上神色又驚又喜,對如意道:“天地靈氣未散,你是搬不動的,快讓開。”
如意只好松手退開。
吳從文又轉頭對李乘風道:“這是天地法則對鎮國詩的保護作用,對作者本人并無影響。”
李乘風半信半疑,俯身抓向那張紙,果然輕松拿起,感覺與尋常紙張無異,完全沒有先前如意搬不動的情況出現,不由得越加覺得這個世界的神奇。
吳從文湊近,想細看整首詩,結果被人撞開了,心里頓生怒意,轉頭一看,發現是蘇炎武,愣了愣,急忙行禮,但沒有退開。
蘇炎武根本沒心思搭理吳從文,雙目炯炯地盯著李乘風手里的詩稿,興奮又渴望,藏在衣袖里的手指用力搓著,激動道:“李公子真乃詩圣也,奉陽王朝百年間,獨你一人作出了鎮國詩篇,可喜可賀,啊不,應舉國同慶,李公子簡直是奉陽王朝詩壇之圣才,奉陽之大幸呀!”
百年沒出過鎮國詩篇?
李乘風心中訝異,看來這奉陽王朝的詩壇的確夠衰敗的。他選李詩仙的這首將進酒,一是因為切題,二是因為熟悉,開始他心里也是忐忑,并不知道會達到鎮國的等級。畢竟這首詩在另一個時空的文學史上,名頭雖大,但后世評論褒貶不一。
此時,蘇瑾離、楊萬里和柳進士也都離開座位,走了過來。
蘇瑾離比她的兄長蘇炎武要直接,道:“李公子,可否讓我等好好讀一讀這首鎮國詩?”
“自然可以。”李乘風沒有吝嗇藏寶,很爽快地把詩稿遞了過去。
見到詩稿落入妹妹手里,蘇炎武此時才開始心里懊悔,暗罵自己矜持放不下身段,否則詩稿此刻已經落在他手里了。
“妹妹,咱們一起看。”他伸手過去,捏住了詩稿的一角,防止蘇瑾離轉身走人。
蘇瑾離目光閃了閃,沒有說話。
呼啦!
吳從文不知什么時候重新搬來了一張案桌,眼疾手快的柳進士猛地揮袖,打出一道符光,掃飛了地上的雜物,騰出了空間來,楊萬里則適時開口道:“世子殿下,郡主,下官幾個也想一睹鎮國詩篇,開開眼界。”
李乘風忍著笑,這幾只老狐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