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舟在電腦上將這套中式院墅的動態效果圖展示給家人看。布局上糅合了中式四合院和江南水鄉的風格,照壁和仿古青磚,以及玻璃,水泥等新型建筑材料的合理搭配,兼顧了古典和現代。主體是三層,兩邊伸出去的東西套房是二層,黛瓦白墻,雕花窗欞,以及仿古的實木欄桿,樓梯,還有古建筑標配的飛檐,古樸典雅的氣息撲面而來。
東西套房的樓層最南端,是兩座碩大的露臺,坐在露臺上,可以觀賞銀杏湖全景,煙波浩渺,心胸開闊。
內部的空間相當寬敞,一層設有茶室,廚房,餐廳,公衛,5臥室套房。既然是院墅,所有布局都是圍繞著院子設計的,從左側開始,是廚房,三個套房,公衛,正對著大門的是大廳,右側是茶室,2個套房,餐廳。
二三層設有客廳,套房,書房,陽臺。最南端是露臺。
院子就像一座小型的江南園林,一條鵝卵石鋪就的小路貫穿其中,周圍布置了各種四季常青的綠植,修剪成園藝形狀。從銀杏湖引水入院,在院子里形成流動的池塘,池塘中養幾十條紅色錦鯉,觀之俗念全消,富貴又閑適。池塘上有九曲小橋,橋的盡頭是一座涼亭,閑時賞花觀魚,春有百花秋有月。池塘邊還有一座假山,通過技術手段,讓水流從假山上奔流而下,取高山流水之意。
地表下面,還有兩層地下室,一層是停車場,另一層是儲藏室,可以放農具之類的雜物。
宅院臨湖而建,出門就是煙波浩渺的銀杏湖,門前有水,聚氣納財,無論是從風水上還是從景觀上,都是極好的。這的確是西街村最好的一塊宅基地,也難怪王首富一直惦記著。
看了效果圖,全家人都對這套宅院充滿無盡的期待。可以預見,院墅一旦建成,將成為銀杏湖畔的標志性建筑。碾壓村里那些土豪氣息濃重的歐式洋房。
徐寶城認為這是能流傳下去的傳世大宅。
這樣的一幢建筑,造價自然不菲。施工隊的頭目核算了一下,從材料到人工,再到裝修,全部完成差不多得300萬。
姐姐的三層歐式別墅,全部下來最多100萬。
三個工地要花掉600萬,徐舟眼皮子都沒眨一下。賺錢干嗎用?不就是為了讓自己和家人活得更體面更閑適嗎?
在籌建委員會這邊破土動工的時候,王建設那邊的主路修復工作也開始了,只是和這面熱火朝天大張旗鼓不同,他們開工時沒有人搭理,更沒有人去幫忙,村民們都圍在徐舟這邊的工地各司其職,貢獻自己的力量。甚至徐舟家建房子,村民們也愿意主動幫忙。
王建設從村里的霸王,逐漸變得門可羅雀,無人問津。
自作孽,不可活。
相反的,徐家隱隱有取代王家,成為西街村第一名門的趨勢。沒辦法,王建設雖然有錢,但來錢的方式卻上不了臺面,徐舟卻讓村民們看到了另外一條光明大道,靠知識,靠才華,一樣能發家致富,不必損人利己,也不需要溜須鉆營。
站著就把錢掙了,掙了錢還不忘本,回鄉反哺父老鄉親。
即便是最沒有良心的人,也沒辦法說人家半個不字。
一大家子吃完早餐,徐寶城和徐晴正要去各自的工地監工,被徐舟阻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