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楚朗的預料,他的新生意很快獲得了小小的成功。
有徐老頭這個熟人在,事情總是容易的多,不只是師專家屬院的,連附近居民區的都讓他喊來了不少。聽說有免費試吃,免費!這個字眼似乎有魔力似的,很快吸引來了一些好奇心重的顧客。只一口,多數人又立刻沉迷于美味。于是,很多人原本是沖著免費來的,結果卻不知不覺的花了錢。
五毛錢一串,對多數城鎮居民來說,還是能爽快拿出來的。
而那一串魚干至多不過一兩多,于是,一斤四塊的高價魚干就這么順利賣出去了。
刨除配料成本,再算上魚干的重量損失,同樣的魚,他的利潤率轉眼多了一倍有余!
更重要的是,他由此擺脫了初級產品供應階段,順利往產品線上游走了一步。于是,一切都不同了。
賣完最后一串魚,揣著五十多塊錢,楚朗就迫不及待的蹬著車子往家里趕去。
回到家,他就揚著一疊明顯厚多了的紙幣,對正收拾羊圈的楚志誠道:“爸,這回賺的又多了。”
“多少?”楚志誠手里還提著一筐子草,快步走了過去。
“五十一!除去配料錢也有四十多。”
“乖乖!這么多!”楚志誠瞪著眼睛,是真的有點驚著了。
一天五十塊,這跟很多城市職工工資都差不了多少啊!只不過,一個單位是按天,一個是月!
“爸,我想著以后不用去河里捉魚了,出錢讓人家去。我算了算,這樣也能把魚干做多點,賺的比這還多!”楚朗又說道。
楚志誠愣了愣,目光卻越發迷茫,“你這都從哪學的道理啊?!”
楚朗哈哈笑道:“當然從書里學的。要不人家都說:書中自有黃金屋。”
楚志誠沉默了片刻,莫名嘆了口氣,擺擺手說道:“你想咋弄就去吧。我不懂,也管不了啦!”
從古至今的家庭中,更能獲取生存資源的成員總能很輕易的獲得話語權,而且這樣的轉變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就像當父母老去,成年了的孩子會理所當然的接過家庭的決定權。只是,楚朗這接班實在有些早了。幸運的是,楚志誠并不是個愛面子的,于是這種心理轉變也格外的順利。
在閉塞且無聊的鄉村,消息總是瞞不住的。楚朗本想去村支書家借大喇叭宣傳,但還沒等他去,他家收小魚的消息就已經傳遍了半個村子。
接著,成群的人圍到他們家門口,都是打聽消息的。多數是抱孩子的村婦,老頭老太太也不少。
饅頭站在堂屋門口,一邊狂吠,四肢緊繃的看著院子里鬧哄哄的人群。
“志誠哥,你家真收小雜魚?”有人扯著嗓子,對正搬凳子的楚志誠喊道。
“收!一斤七毛!先說好,大于半斤的不收!”楚朗立刻喊道。
“你別插話,恁爸咋說的?”
“……”
楚朗滿臉無奈的看著那人,又看看旁邊的老爹。
毛沒長齊的通通沒有話語權,這是在哪都成立的慣例,當然,總有些人從來不在慣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