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魚貫著,穿過了午門的門洞,在宦官的帶領之下,抵達保和殿。
保和殿里,弘治皇帝已是高坐于此,除此之外,兩班翰林官們,則各自站到了兩側,他們看著魚貫而入的‘晚生后進’們,大抵又想起了想當年自己入殿策問時的榮光,不免感慨唏噓。
弘治皇帝沒有吭聲,依照禮法,他現在是該緘默不言的。
緊接著,便有宦官站出來,對考生們進行點名,接著,考生們進行了贊拜和行禮。
有一些緊張的貢生,來到了保和殿,已開始身子瑟瑟發抖了,低垂著頭,連行大禮時,都是腦子一片空白。
倒是歐陽志三人的表現,尤其是出彩。
他們至始至終,都是臉色僵硬,大有一副,什么大風大浪不曾見過一般,大禮之后,弘治皇帝凝視著殿中的考生,微微一笑:“都平身吧。”
眾人才呼啦啦的起來,許多人紛紛垂頭,臉色發青。
弘治皇帝突然一笑:“此科會元歐陽志,在何處?”
他之所以想起歐陽志,是因為這個歐陽志實在傳奇,據說原先只是一個保定府的落第秀才,沒什么驚奇之處,可自從方繼藩調教之后,一個土雞,瞬間變成了鳳凰。
這不免得,使弘治皇帝升起了好奇心。
此人……到底是什么樣子。
歐陽志徐徐站了出來,行禮:“臣在。”
面上波瀾不驚,一臉的老實忠厚,便連說話,語氣雖帶著暮氣,可到了御前,卻無半分戰戰兢兢的惶恐。
相比于其他的考生,那等臉色的不自然,他顯得‘沉穩’很多。
弘治皇帝暗暗點頭,此人,倒是頗有氣度,倒有幾分臨危不亂的風采。
這些年歷經了幾次殿試,那種惶恐不安的貢生見得多了,若是被皇帝唱到名的,奏對時顯出的驚慌,就更加明顯了,鬧出的笑話,可不少。
而歐陽志的表現,確實讓弘治皇帝暗暗點頭,不錯,很不錯。
弘治皇帝笑了笑:“卿乃今科會元,殿試……好好考。”
受到了皇帝鼓勵,換做任何人,此時此刻,都該情緒激動,面紅耳赤,激動或是無措者的都該有。
可歐陽志居然更加沉得住氣,他又行禮,雖反應慢了一些,卻是沉著的道:“臣謝陛下吉言。”
不錯,真不錯。
哈哈……方繼藩這個家伙,還真有幾分能耐啊。
揍出來的?
弘治皇帝想到了太子,那家伙,永遠都是活蹦亂跳的,若如這歐陽志一般,穩如泰山,該有多好,這才像個樣子。
弘治皇帝頷首點頭,給吏部尚書王鰲使了個眼色,王鰲會意,正色道:“散卷,頒發策題!”
一聲令下,早在殿外的宦官魚貫而入,手中各托著卷子,分置保和殿內,三百多張案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