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王守仁很干脆的回答。
是……的!
這沒錯。
你自己說的,窮究萬物,皆可得到自然之理。
那竹子呢?
“……”
弘治皇帝笑吟吟的看著這一場辯論,才一開始,就已充滿了火藥味,這令他更加期待起來。
其他人都默不作聲,依舊沉默。
朝鮮國王李懌也已悄然的到了,在人群之中,他遠遠的看到了王守仁,根據劉杰無數次的描述,他幾乎一眼認出了他,這個人……是師公。
那么……師祖是……
他看到了方繼藩。
師祖的樣貌和年紀,劉杰也描述了無數次。
他一直驚嘆于,師祖居然和自己一樣大。
接下來,文素臣淡淡道:“格竹,非正道。”
“錯了!”
王守仁很不客氣的道:“格竹是大道!”
“好,我倒想聽聽,格竹是什么大道。”
王守仁徐徐道:“不格竹,如何知道格竹無法推究自然之理。因而,格物致知,并沒有錯,有些東西,你不去嘗試,如何知道好壞呢?就如文先生,文先生讀程朱,滿口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是敢問。文先生所格何物?”
“先生學程朱,卻不格物,卻是號稱滿腹經綸,自稱自己學富五車,已尋求到了圣人之道,那么敢問,這圣人之道,從何而來?程朱教先生格物,而先生卻不去格物,卻只從程朱的書中,學到了所謂知識,那么,先生又如何對得住自己程朱門下的身份呢?”
“……”
一下子,所有人嘩然起來。
這一句,真是直指要害。
你不是說程朱格物致知嗎?好嘛,你格物了嗎?你既沒有格物,卻只鸚鵡學舌,滿口程朱,那么,這是程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