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被所有人盯著,有些畏縮,畢竟這是在整個大家族聚集的場合。
之前就算是在李氏一脈聚攏商談的時候,呂氏也不敢站出來說話,只是她現在知道,如果此刻不站出來說話,那養沈明文夫婦的將不再是沈家,而是沈永卓和她,以她千金大小姐之身,要當一個家庭主婦,照顧好逸惡勞的公公婆婆,這讓她難以接受。
不想落入夢魘,只有靠自己爭取。
呂氏被周氏當眾指責“沒個分寸”,也不氣惱,因為她知道,按照三綱五常來說,在這種場合,作為晚輩,還是媳婦這樣的“外人”,根本沒資格出來說話。
連三品誥命在身的謝韻兒都很識相,就算心中有諸多想法,也不站出來說三道四,因為這是沈家的事情,作為孫媳婦,不能輕易摻和。
呂氏道:“嬸娘教訓的是,侄媳婦在這里給您賠禮認錯!”
說完,呂氏恭恭敬敬來到周氏身前,鞠躬道歉,如此一來,周氏就不好說什么了。
周氏原本是個逆來順受的角色,她后來之所以變得潑辣,是想要保護自己的丈夫,保護兒女。
那時沈溪還小,丈夫又對李氏言聽計從,她只有自己站出來頂起家里的大梁,她的潑辣,完全是被形勢所逼迫,其實她還算是通情達理,不會真正跟一個誠心向她認錯的晚輩一般計較。
周氏一撇嘴:“就算你認錯,這場合,也不該由你來說話!”
雖然依然是在教訓,但語氣明顯軟化許多。
呂氏道:“嬸娘說的是,這種場合,侄媳婦的確不該站出來說話……但奴家既然嫁進沈家門,便是沈家的一員,有必要說出自己的想法,這也是為沈家的利益著想,嬸娘覺得呢?”
周氏畢竟沒讀過書,跟人以潑婦的姿態吵架,她能做到言辭犀利,但要真正跟人用文縐縐的口氣講理,她就詞窮了。同時呂氏說這話,原本就沒太大毛病,如果不是糾結于封建禮法,呂氏出來說話完全可行。
沈明連道:“你是……長房媳婦?真有本事……不過什么場合都有女人出來說話,也難怪……嗯……”
話說了一半,剩下的半截沈明連咽了回去,其實他是想說,難怪外間傳聞沈家陰盛陽衰,但這話不那么中聽,沈明連也就沒說下去了。
周氏不教訓呂氏,反倒是沈明文嗆聲了:“女流之輩出來說什么?這家里幾時輪到你說話了?回去!”
沈明文是個傳統守舊、好吃懶做的老古董,他覺得呂氏說話影響到他在家里的權威,也不管這是自己的兒媳婦,上來便以喝斥的口吻讓呂氏回去。
但呂氏好像沒聽到公公發話,仍舊站在原地,拳頭握得緊緊的,眸中帶著一抹堅毅之色。